受疫情影響,廣東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簽約受阻、外貿貨品積壓嚴重等困難,“出口轉內銷”已成為外貿企業化危為機的重要手段。
據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東地區出口企業內銷經過3個月低迷之后在4月突破了去年水平,5月內銷金額與4月基本持平。
其中,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紡織服裝行業、電機制造行業出口轉內銷成效突出,內銷逆勢增長明顯。民營和外資企業轉內銷程度較高,1-5月出口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內銷占比分別提升0.8個和0.7個百分點。
出口企業在“轉”字上下功夫
紀彬是廣州雅琦特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琦特”)副總經理,該企業是一家專門做代工貼牌的制鞋企業,以出口為主。在過去的每一年,紀彬幾乎都在為公司參加大型國際展會而做準備。如今,隨著公司外貿業務幾乎處于停擺的狀態,他開始將更多精力放在開拓內銷市場上。
“我們做了十幾年外貿,主要靠展會拉新訂單,幾乎沒有多余時間思考公司的轉型。今年疫情給我們的打擊很大,但同時也讓公司意識到外銷內銷都要做,否則很容易受國際因素的影響。”紀彬說。
對于習慣訂單式生產的外貿企業來說,出口產品轉內銷并非易事,渠道建設、品牌重塑產品標準、知識產權等一系列問題都是難點。
紀彬指出,由于國內外產品質量標準不一樣,轉內銷后公司不僅需要尋找新的供應商,而且還要轉變運營模式,建立新的銷售渠道。“內銷我們正在一步步做,今后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時也會給國內品牌代工生產。”
今年6月,雅琦特與廣州鞋業商戶聯合,參加了首屆廣州直播節,線上直播帶貨自產的拖鞋,最終成交了150多筆。
“此次直播雖然交易數量不算大,但開拓出一條新的銷售方式和途徑,為我們內銷產品打下堅實基礎。”紀彬告訴記者。
在轉內銷的過程中,國內迅速發展的5G建設“風口”為外貿生產企業帶來了新機遇。特別是作為生產5G智能終端配件的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其主打產品手機和電腦用觸控、攝像模組是5G智能終端產品的重要配件,隨著國內5G建設加快步伐,國內需求急增,公司抓住機遇,在應對出口下滑沖擊的同時將銷售重點轉向國內市場,今年1-5月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52.7%,其中出口下降47.1%,內銷增長109.5%。
位于佛山的一家主營新型防滑墊、瑜伽墊等產品的外資企業——廣東遠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華公司”),在疫情期間嗅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我們關注到國內居家健身熱潮,便快速采取策略轉向內銷市場。以前,我們80%的產品都銷往海外。”遠華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容悅興說。
雖然遠華公司在天貓上是9年老店,但由于此前的產品主投國外市場,無法完全契合國內消費者需求,銷售額并不高。如何吸引更多潛在客戶和增加客戶粘性,成了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容悅興介紹,遠華公司已加速開發兼具時尚感和科技含量,更符合亞洲人健身習慣的產品。今年2-5月份,遠華公司官方網店出貨量顯著提升,銷量同比增長近五成。
相比于轉型不久的外貿企業,較早在國際國內市場開拓的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曼”),在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增長。
羅曼是一家生產電動牙刷等個人護理產品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過去十余年來,該企業一直為歐洲、美國等國際品牌代工。從2015年起轉型做國內市場,并逐漸建立研發團隊,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可以說,羅曼是廣東加工貿易企業的典型代表。近年來,廣東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以“不停產轉型”模式加速轉型升級,自主創新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了從“生產車間”到“企業總部”的轉變。
羅曼供應鏈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羅光宇告訴記者:“我們在幾年前就看到了國內電動牙刷市場的潛力,便開始調整戰略,成立了口腔事業部,專注研發,致力于將自己的品牌在國內做大做強。”
疫情發生之前,羅曼的國外市場份額占到六成,目前已不到二成,其余全部轉向了國內。今年1-5月,羅曼總銷售額同比增長接近55%,其中,線上平臺銷售額約為5798萬元,整體營業收入約16931萬元,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份。
稅務部門及時給企業送上“補給”
為了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廣東稅務部門不僅用實打實的舉措及時送上“補給”,而且還利用稅收大數據,為產銷雙方“牽線搭橋”。
位于云浮的一家生產不銹鋼制品的出口企業——廣東歐亞家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亞家居”),在疫情期間受“宅經濟”的啟發,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據統計,今年1-5月,歐亞家居的內銷營業額為4810.6萬元,同比增長252.7%。
歐亞家居常務副總經理練玉山指出:“今年以來,我們享受了出口退稅款659萬元及社保費減免146.7萬元。這給我們轉戰國內市場提供了資金支持。”
云浮新興縣稅務部門介紹,為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新興稅務部門一方面及時將減負禮包送到企業手中,另一方面,加快出口退稅的辦理進度,使企業的資金及時回籠。今年1-5月,新興縣的不銹鋼企業內銷營業額為45420萬元,同比增長17%。
稅務部門的助力不僅增添了資金流,還開拓了暢通了外貿企業的產業鏈上下游。韶關市英諾維科技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酒店智能門鎖主營業務的外貿出口科技公司,受疫情影響,國外的酒店業基本停止,有少部分國家需要采購也因為物流成本的加重而不得不暫停采購。
韶關市湞江區稅務局在了解到該企業困境后,采用快報、快審、快批的特辦方式,及時為企業辦理出口退稅。與此同時,利用“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及時為該企業發布需求信息,以房地產業、門業為主要目標,篩選物業、門業制造、曾購買智能鎖企業等潛在性需求企業,幫助企業對接洽談采購意向。24小時內,韶關市英諾維科技設備有限公司已與5家企業進行了產品銷售洽談,并制定了下一步拓展其他領域市場的銷售計劃。
“真沒想到稅務部門不僅送政策上門,還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我們帶貨銷售,有了稅務部門的幫扶,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一定要把科技創新這條路走下去。”英諾維銷售經理黃群英說。
在東莞,稅務部門除了輔導企業正確梳理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外,也為其開通了出口退稅綠色快速通道。
據悉,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普特”)是一家加工貿易企業,全球每14個手機屏幕模組就有1個產自這里。2019年,德普特成為東莞第二家“保稅維修試點企業”,并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專門的手機售后保稅維修工作線,加工貿易體量進一步壯大。
然而,受疫情影響,德普特的保稅維修工作線一度陷入停滯。了解到德普特的難題后,東莞稅務部門輔導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完成“無紙化”出口退稅申報。
“從申請到審核完成,7700多萬元的出口退稅款兩天內就到了公司的賬戶上。這讓我們得以騰出資金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增強產業再升級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保稅維修將成為今年新的業務增長點。”德普特財務總監于建民說。
有關專家認為,國內市場的逐步復蘇,以及對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等支持政策,也將推動外商投資企業加大在國內的投資力度。據了解,為鼓勵境外投資者持續擴大在華投資,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于鼓勵類投資項目,凡符合規定條件的,實行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
值得一提的是,珠海稅務部門通過對該市出口貿易類企業的發票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篩選出銷售額下滑嚴重的企業,并開展一對一走訪,利用產業鏈智聯平臺為出口企業轉內銷添加助力。珠海國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新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據了解,國能新材是移動通訊行業知名的主流供貨廠商之一,年產值超億元。今年以來,國外4G基站建設受疫情影響基本停滯,國能新材自3月以來出口銷售額僅有48萬,同比減少超95%,迫切需要打開新市場。
通過產業鏈智聯平臺,珠海稅務輔導企業尋找國內的需求方。目前,國能新材已與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成功銷售近250萬元的玻璃鋼天線罩與天線振子。
國能新材財務負責人譚宇指出:“疫情對我們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國內4G基站建設日趨飽和,但是5G市場還是一片藍海,未來5年將是國內5G基站建設的高峰期,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不失為破解外貿困境的新策略。”(記者/吳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