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4月26日訊(記者 林侃)沙縣的鄧貴清在廈門湖里區獨自開了7年沙縣小吃店。近日,小店又到了三年一續簽的日子,鄧貴清得支付年均12萬元的房租。
反復的疫情明顯沖擊了小店的生意,店租人工等成本讓鄧貴清發愁。不知道該怎么辦時,他收到來自老家的關懷。
日前,沙縣小吃文旅集團聯手光大銀行、美團聯合啟動“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計劃沙縣小吃專項,有資金需求的沙縣小吃經營者均可通過美團App搜索“新市民”申請無抵押貸款,最高30萬元的。
憑借過往在美團外賣上表現良好的經營流水,郭貴清成功獲貸10萬元,“從申請到放款就幾分鐘時間,很順利”。
據沙縣區人民政府信息,當前國內沙縣小吃經營門店已超8.8萬家,年營收超過500億,僅沙縣小吃產業一項,已累計輻射帶動當地30萬人創業致富。
當前國內沙縣小吃經營門店已超8.8萬家,年營收超過500億。
疫情反復,給經濟基礎較薄弱的小吃店主帶來了巨大經營壓力。據美團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累計暫停營業的沙縣小吃門店超1.9萬家,新開門店只有6928家。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管委會副主任張鑫介紹說,近年來,沙縣相關部門聯合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小吃產業扶持力度,為外出創業開店的沙縣小吃經營者提供創業補貼、低息貸款等多種服務。“這次和光大銀行、美團的合作是一次創新探索,我們希望聯合更多的社會力量,為外出創業的沙縣小吃業主送去金融’及時雨‘”。
據悉,“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計劃由多家金融機構和美團共同發起,擬以輸出地在外務工人員形成的產業集群為發力點,通過銀政聯動、銀企聯動,為地方特色小吃產業經營主體提供包括不少于100億元抵押優惠利率貸款額度在內的一系列特色普惠金融服務,幫助這些小微經營主體紓困發展。
該計劃聯合發起方、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地方特色小吃產業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振興鄉村作出了很大貢獻。“過去,金融機構由于缺乏對這個群體的長期跟蹤和數據支持,難以精準評估其信用狀況和需求。”該負責人認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平臺在長期服務過程中,對該群體的真實需求及相關數據均有了堅實的積累,“這讓我們有機會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切實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美團負責該專項的負責人卜媛表示,在美團服務的餐飲商戶中,小吃商戶占比超六成。“美團作為廣泛承載新市民創業就業的主流服務平臺,將做好3億新市民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連接器,充分發揮自身場景流量、數據沉淀等優勢,助力金融機構搭建可信的三方模式,為以特色小吃經營者為代表的新市民群體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輸送金融‘及時雨’。”
據悉,“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計劃更多特色小吃專項也在溝通推進中,將在未來陸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