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景與城景交相輝映的杏濱路
海滄大道景觀(市交通局公路中心供圖)
集美杏錦路
濱海西大道上橫跨著極具藝術感的人行天橋。
馬青路景觀(市交通局公路中心供圖)
國道G228廈門段不僅是交通線,更是一條風景線。圖為集美杏錦路。
【名片】
國道G228廈門段由濱海東大道、濱海西大道、集美大道、海翔大道、杏錦路、杏濱路、新陽大橋、馬青路、海滄大道、角嵩路等路段組成,其特點是沿著廈門的濱海海灣而行。
國道G228起于遼寧省丹東市,終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全長69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濱海國道,計劃2025年實現全線貫通。它被譽為“中國第一沿海公路”“最美濱海國道”,從南到北橫跨了珠江、長江、淮河、海河、遼河、鴨綠江等一系列水系,將40多座沿海城市串聯起來,也將祖國最美海岸線串聯起來。
在廈門,道路之美,是一種多層次、多角度的融合之美。
有融入城景、承載車流的現代化之美,融入自然風景的高顏值之美,更有在精細化養護中展現出的高素質之美……
國道G228廈門段,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條長度74.7公里,途經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四區,串起廈門海灣的綿長炫目的風景線,海景與城景交相輝映,是中國“最美濱海國道”的組成部分。
如何讓“最美濱海國道”更美,使其更好地融入省交通運輸廳打造的“東南海韻、魅力閩道”品牌、更好地服務廈門“兩高兩化”城市建設和“跨島發展”戰略,是廈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簡稱“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的工作關注點。今年,按照“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部署要求,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結合重點示范路段建設,實施沿線設施提升,深化精細化養護,將國道G228廈門段打造成為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全國示范樣板,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生態美
匯聚標志性鷺島景觀
從空中俯瞰國道G228廈門段,藍天之下的海岸線綿長而美麗。這條風光優美、路景結合的道路,依次經過濱海景觀環境優越的廈門東海域、杏林灣、馬鑾灣和西海域,匯聚標志性的鷺島景觀。
濱海西大道上,瀝青路筆直而寬敞,向前延伸,一半海水一半城的美麗畫卷,慢慢在眼前鋪開;海滄大道上,目光所及,藍天海水交織,時不時有海鳥飛過,映著波光,綠樹在車窗外閃過,濱海風光美不勝收。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介紹,國道G228廈門段基本實現道路與自然生態景觀的融合,道路兩側綠化面積大,綠化景觀效果好,與海景、山景相得益彰。此外,沿線還有廈門最大的生態公園——美峰生態公園、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濕地公園——下潭尾紅樹林濕地公園,將公路景觀與旅游景區巧妙結合在一起。
暢通美
環灣道路安全快速暢通
路美,建設標準更高。在功能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方面,國道G228廈門段是全國標桿。
國道G228廈門段與翔安隧道、翔安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海滄隧道、海滄大橋等進出島通道相連;構成全線的各路段,是城市重要交通干道,跨線橋、下穿隧道、立交橋、雙向八車道并不鮮見,已成為服務廈門“跨島發展”和推進廈漳泉都市圈建設的重要通道。
一個建設細節,足見“打造人民滿意交通”的要義:濱海西大道上,古龍御景、后田、美峰創谷、潘涂等四座藝術感極強的人行天橋,不僅方便周邊群眾的出行,更是環東海域新城的網紅打卡地。“這四座人行天橋由丹麥著名設計師設計,分別融入了海浪、帆船、捕蟹網等海洋元素,兼具功能性和觀賞性。”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國道G228廈門段基本實現環灣道路的安全快速暢通,接下來將陸續完善橋梁隧道、過街天橋、標志系統、自行車道等設施建設,提升道路功能,讓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交通環境更加舒適。
精細美
養護水平國內領先
天未亮,國道G228廈門段上,機械作業車和養護工人們已經行動起來,開始了一天的清潔作業。
“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廈門公路養護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道G228廈門段已實現全線道路的機械清掃保潔,機械化水平達到100%。比如,在濱海東大道上,洗掃車、高壓清洗車、護欄清洗車等洗掃設備聯動作業,實現“一拖一”或“一拖二”作業模式,形成同路段、同方向、同頻率聯合作業,效率、效果更上一層樓。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表示,國道G228廈門段將繼續推行專業化養護模式,努力創造安全、通暢、舒適、宜人的道路環境;采取“一路一方案、一路一特色”綠化養護方案,因路施策,打造椰風海韻、海韻疏林、疏林草地、花鏡野趣等特色的高顏值景觀道路。
智慧美
智慧公路將成為 創新發力點
主動發光標志、智慧誘導指路牌、與導航軟件聯動的智能錐桶……這幾年,智慧公路成為廈門公路的亮點,國道G228廈門段將拿起“接力棒”。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從追求更高的安全、暢通的角度看,智慧公路是未來公路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下,智慧管理、養護、運營存在無限可能,這將成為廈門公路的創新發力點。”該負責人說。
按照“全線統一規劃、優先保障貫通、交旅深度融合”的原則,國道G228廈門段將積極打造“智慧公路”,目前擁有成功經驗的智能設備將悉數引入,同時,圍繞“最美濱海國道”的旅游屬性,“雙語”交通標志、旅游標志,道路運營感知及監測設備設施也將考慮引入,加強公路智能運行監測水平。
【鏈接】
國道G228廈門段沿線景點
●濱海東大道:新體育中心“一場兩館”、新會展中心
●同安大橋:丙洲島
●濱海西大道:美峰體育公園、4座網紅天橋、后田避風塢
●集美大道、海翔大道、杏錦路:園博苑
●新陽大橋、馬青路:馬鑾灣環灣帶狀公園、馬鑾灣生態三島
●海滄大道:海滄大道觀景臺
【點擊】
用好黨建引領之筆 巧繪廈門公路之美
國道G228廈門段最美的風景,是那一抹“公路橙”。
清晨出動開展保潔、午間修剪植被、深夜維修破損路面……身穿橙色工作服的公路人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換來國道G228公路的暢通整潔,一展高素質高顏值的廈門公路美景。
打造有戰斗力的“公路橙”,依靠的是“黨建紅”。
從2020年開始,市交通局公路中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這是養路工人可以歇歇腳、喝口水、熱熱飯菜的場所,各種服務實實在在。
這是該中心通過高質量黨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典型做法。“黨建工作要和業務同頻共振。比如,建設‘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的初衷,是要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創先爭優的干勁,打造出榮辱與共的兄弟情誼,共同推進廈門公路事業創新、出彩。”市交通局公路中心黨委負責人介紹。
類似的做法還有很多,比如“落實責任分工日報表制度”“存在問題清單臺賬制度”“發現問題報告與反饋制度”……黨建和業務同步謀劃,市交通局公路中心已將提升道路養護管理水平作為檢驗支部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另外,“橙色力量”公路志愿服務品牌,在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號召黨員開展“雙報到”支援共建社區疫情防控中,也發揮了巨大力量。在黨建引領下,公路中心領導班子強、作風硬,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縱深推進“跨島發展”戰略的關鍵之年。市交通局公路中心將在交通運輸黨工委的領導下,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繼續發揮公路交通先行引領和基礎保障作用,進一步推動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助力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城市。(文/記者 徐景明 林欽圣 通訊員 楊繼光 史彥華 圖/記者 王協云(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