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中小學幼兒園,時有學生帶手機進課堂,不僅影響教學質量還傷害學生視力。能否為禁止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攜帶手機進入課堂立法?7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調研組來榕聽取教育專家意見,與會的各學校負責人及教育部門負責人均對這項立法持歡迎態度。
有法可依,管理將“理直氣壯”
市人大代表、長樂一中校長鄭其強說,學校以前規定學生不準將手機帶入校園,有帶的要沒收,待畢業才歸還,遭到學生及家長的強烈投訴,“考慮到學校有寄宿生,從家里往返學校的路上需要和家長聯系,攜帶手機入校園確有必要,因此現在學校放寬規定,寄宿生可以在回家路上使用手機,在校內聯系家長可使用公用電話。作為校長,我贊成這項立法,對學校來講,操作也于法有據,老師管理起來將更加理直氣壯”。
市人大代表、福州十五中校長蔡隆也“舉雙手贊成這項立法”。他表示,立法規定學生禁帶手機入課堂,能防止學生沉迷網絡,保護學生視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育部已就此出臺相關管理措施,各校都在實施,但力度不一?!艾F在很多家長知道不能讓孩子帶手機進課堂,但孩子硬要帶,就只能商量。有了法規,學校和家長在拒絕孩子不合理要求時將更有底氣?!辈搪≌f。
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少玩手機
兩位小學校長同樣十分贊成這項立法,并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建議加強家校互動,鼓勵家長配合學校管理,簽訂加強對學生使用手機管理的承諾書,并以身作則少玩手機?!靶W一二年級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如果家校一致抓好對孩子依賴手機這個壞習慣的管理,讓孩子從小懂得自律,他們到中學自然對手機的依賴度就會降低。”校長們說。
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州教院二附小校長方曉敏說,學校2018年就倡導學生不攜帶手機進課堂,并要求家長簽訂承諾書,以身垂范,不在孩子前面沉迷于手機,“從這幾年實施情況看,效果不錯。對于家長擔心的沒手機無法及時聯系孩子的問題,學校在校內布足公用電話點,并要求老師辦公室電話和老師手機都要及時為學生提供與家長的通話服務”。
福州教院四附小校長黃權認為,學生依賴手機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學校要有宣傳,班級要有教育,老師要有家訪,了解學生放不下手機背后的訴求,針對這些訴求去解決問題”。他建議家長與孩子在家里形成各自使用手機的約定,并各自遵守。
立法留有余地,迎接智慧課堂
記者注意到,法規草案中所指禁止學生帶入課堂的只有手機(含電話手表),并未將平板電腦列入其中。對此,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今后智慧課堂可能鋪開,屆時課堂上使用平板電腦可能無法避免,因此在立法中要留有余地。
法規草案還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手機管理具體辦法,這為各校具體實施留足空間?!跋M鲗W校完善配套制度,一校一策,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管理措施。今后學校還要提升硬件設施,如增設裝手機的柜子等?!笔薪逃窒嚓P負責人說,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該局2021年就下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的通知,明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進校園,禁止帶手機入課堂,并鼓勵各校安裝固定電話,“隨著今年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這項工作推動起來更有力度了。建議將加強家校對這項工作的共同管理寫入法規?!?/p>
立法調研座談會上,回應法規草案沒有設置法律責任的條款,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立法重在引導公民養成文明行為習慣,是一部倡導性的法規,各學校可以采取家長和學生喜聞樂見的管理方式,達到激勵和獎懲的目的。
相關鏈接
對付“手機控” 學校有妙招
福州教院二附小在班級設置“停機坪”,即透明的手機收納盒,由學生管理,要求學生進教室自覺將手機放入“停機坪”。同時,堵疏結合,開設手工、勞動、體育鍛煉等課程,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占領孩子們玩手機的時間。
福州教院四附小設置了存放手機的“待機庫”,并開設多項運動課程,讓孩子們有更多更有意義的活動可參加。各班還設置挑戰目標,如一個月不用手機、一學期不用手機有相應獎勵措施等。(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