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福州3月28日電(胡海明)福建省財政廳近日從加強疫情防控、支持市場主體等五個方面出臺15條具體政策措施,要求財政系統全力加強財稅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在控疫情、保運轉、穩增長、防風險中發揮堅強保障作用。
在疫情防控應急保障方面,安排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列入省級規劃的方艙醫院建設以及疫情防控任務重的設區市提高疫情防控能力;調度資金用于增加省級醫療物資儲備;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項目和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通過資金撥付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大庫款調撥力度,支持市、縣(區)做好與疫情相關的各項防控工作。
在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方面,將留抵退稅政策轉移支付資金全部下達各地,促進應退盡退;按頂格擴圍減征“六稅兩費”;對受疫情影響且符合一定條件的納稅人,減征或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出臺紓困降低融資成本等措施,包括設立第六期100億元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貸款,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企業融資增信支持,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政策,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鼓勵加大出口信保保單融資增信支持等。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積極爭取中央新增債務限額支持,加快專項債券使用進度,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有效發揮穩投資促發展、惠民生補短板的積極作用;合理安排再融資債券,緩解市縣償債壓力;抓實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防范政府債務風險。
在緩解基層困難方面,加大省對市縣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基層財政平穩運行保障能力,確保各項基本民生政策特別是直接補助個人的相關政策資金及時足額兌現;統籌中央補助及省級財力,安排一定規模應急救助資金,對財政運行困難的縣(市、區)給予應急救助。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把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用于改善基本民生、促進基層高質量發展。
在優化管理服務方面,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進一步擴大直達資金范圍,完善部門通報和會商制度,強化對市縣直達資金下達使用情況的綜合評分及激勵考核。針對疫情期間部分政府采購項目供應商無法到場可能造成流標的情況,啟動政府采購遠程參與競爭性談判(磋商)模式,便利市場主體,降低投標成本,提升采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