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福州市、泉州市統計局獲悉,經初步核算,2022年福州市、泉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雙雙突破1.2萬億元。其中,福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308.23億元,同比增長4.4%;泉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2102.97億元,同比增長3.5%。
具體而言,去年福州市第一產業增加值683.38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4656.90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6967.95億元,增長4.0%。泉州市去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50.12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6882.07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4970.78億元,增長3.8%。
據分析,去年福州市第二產業增速較高,源于該市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2022年,福州市開展“扶持龍頭壯大產業”專項行動,136家工業龍頭企業產值增長8.5%,拉動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較快增長。實施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深化改革行動,實施16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引進產業鏈項目220個,57家鏈主企業實現產值3708億元、增長10.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福州市大力實施“項目攻堅落實年”專項行動,落地中交海峰風電、寬騰醫療CT制造基地等產業項目488個,動建萬景石化、福蓉源鋁型材等產業項目280個,建成福清核電6號機組、大東海產能置換等產業項目187個。加快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現代物流城動建京東供應鏈、民天國際物流中心等項目21個。
創新是第一動力。福州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2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和增量保持全省第一。通過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一區多園”協同創新,新增科創走廊載體144.2萬平方米、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2家,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過去一年,福州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900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28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99家,充分彰顯“創新力量”。
泉州是福建省民營經濟大市。據了解,去年泉州市緊扣“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主題,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抓好項目攻堅、抓城建提品質、抓開放招商促項目落地、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等“1+3”專項行動。
工業經濟是泉州的基本盤。從工業投資看,2022年,泉州全市工業投資1022.59億元,增長21.6%,比上年加快19.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達36.0%,較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4.7%,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19.6%。
去年泉州經濟大盤保持穩定,15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120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30億元、增長10%以上,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獲批發行政府新增債券267.7億元,發行規模、支出效率均居全省第一。啟動“愛泉州·大樂購”促消費活動,組織“十大主題促銷、百場工業旅游、千家企業大讓利、萬場產業直播”,加快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全市網絡零售額2300億元,總量居全省首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左右。全力穩外貿穩外資,全市實際使用外資增長9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2.3%,推廣擴容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市場采購額超570億元、增長24%。
在產業體系方面,去年泉州市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引進建設科技創新平合2~3個。培育市級產業龍頭企業300家以上,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家。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之年,福州、泉州兩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各有側重點。
為了持續挺起工業脊梁,今年,福州將持續開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深化改革行動,加快萬華化學TDI、寶太不銹鋼110萬噸冷軋等項目建設,動建國能熱電二期、祺添新能源等項目,推動重點工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力爭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突破4500億元。
今年,泉州市將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放在重點工作的首位?;诖蛟飕F代產業體系的目標,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包括,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構建“8+4”產業體系,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開展“項目奮戰年”活動等。發展目標為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經濟增長同步,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記者 卞軍凱 何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