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產經綜合 > 正文

    轉型,在希望的田野上——探究漳州龍海蔬菜產業振興之路

    2022-02-25 12:55:57    來源:福建日報    

    漳州龍海蔬菜龍頭企業旺輝種苗有限公司擁有蔬菜生產基地3000多畝,年生產經營各類蔬菜1萬多噸。 周志榮 攝

    漳州市龍海區東園鎮萬畝良田 白志強 攝

    22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而在不久前,我省組織4個調研組分赴三明、莆田、龍巖、漳州四地,圍繞人才保障、鄉村治理、宜居鄉村建設、產業振興開展調研,并在福州召開了以“走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主題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研討會。

    在此背景下,本報記者走進福建廣大鄉村,試圖從不同維度呈現福建鄉村振興現狀。本期《深讀》以漳州市龍海區蔬菜產業為觀察樣本,還原福建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軌跡。

    來自臺企的現代農業啟示

    當下,漳州市龍海區東園鎮港邊村,王繼順家的300畝西藍花正值采收高峰期。再過半個月,西藍花采收完畢后,他就要在這片地塊上耕地溶田,播種育秧,為清明時節早稻插秧做準備。

    春夏種兩季水稻,秋冬輪作蔬菜,是當地特色耕作制度。得益于此,冬閑田的價值得以激活。目前,龍海全區秋冬蔬菜種植規模7.3萬畝,西藍花則是其中的拳頭產品。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冬閑田無人問津。

    “晚稻收割前一周,撒播麥種;水稻收割后蓋上秸稈遮陰,三四天后,小麥就發芽了。”王繼順說,“稻麥輪作曾是當地主流,但冬小麥畝產不過六七百斤,收入四五百元,效益低下。久而久之,冬閑田便出現了。”

    上世紀90年代,臺商西進,將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帶到了漳州,同時改變了冬閑田的境遇。

    “一水之隔的漳州,是產業轉移的首選。”臺企東海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廖美淑說,“這里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超過20℃,是個天然大溫室,發展秋冬蔬菜具有天然優勢,可作為蔬菜加工企業的重要原料基地。”

    在1991年的廈門“9·8”投洽會上,東海公司與漳州臺商投資區的前身——角美工業綜合開發區現場簽約,成為第一家入駐角美的臺企。速凍毛豆,則是其引進的首個產業。

    “企業提供種苗與種植技術,農民負責種植,產品由企業收購,加工后出口日韓市場。”王繼順說,這便是當地農民對訂單農業的“初體驗”。在臺企輻射帶動下,大批農民投身毛豆種植。最多的時候,東海每年向日本出口速凍毛豆近7000噸,在該國市場占有率約達十分之一。種植毛豆的效益遠超糧食,“好的時候,每斤收購價三四塊,畝產可以達到1000多斤”。

    隨著東海、亞細亞、嘉生等一批臺資農業加工企業落地,龍海農民紛紛開始利用冬閑田種植生菜、西藍花、西芹等秋冬蔬菜。

    也就是這時,王繼順與蔬菜結緣。1997年,18歲的他承包3畝地種西芹,為臺企嘉生食品公司供應原料,一年后又流轉50畝土地,投身西藍花種植。如今,由王繼順發起成立的蔬泰蔬菜種苗合作社西藍花種植面積已達5000畝。

    在這個過程中,龍海農民接受了關于現代農業的啟示。

    2001年,國產的蔬菜因農殘問題遭遇日本進口禁令,一眾蔬菜出口企業備受打擊。當時,東海年出口量幾乎腰斬。

    “為應對貿易壁壘,我們引導農戶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實行嚴格的農殘管理,引入可追溯機制。”黃廖美淑說,如今看來已成常態化的生產模式,在當時無異于一場農業生產流程再造。

    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實施,東海出品的毛豆符合所有農殘標準,重回日本市場,龍海蔬菜產業也因此在標準化生產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如今,以龍海西藍花為代表的秋冬蔬菜產業已成為漳州農業的一張名片。目前,作為福建蔬菜主產區,漳州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均穩居全省第二位,每年秋冬春蔬菜40%至70%用于“南菜北調”和出口。

    傳統優勢正逐漸褪去

    西藍花迎來豐產,王繼順卻為找不到采收工人發愁。

    “一斤西藍花成本價1.2元左右,人工成本就占了一毛多;黃秋葵的采摘期在盛夏,采摘難度更大,每斤人工成本高達九毛,行情不好的時候,每斤收購價不過2元上下。”王繼順說,由于本地勞動力短缺,他不得不舍近求遠,從1000多公里之外的云南省專車接送采收工人,全程包吃包住。

    蔬菜加工環節,同樣面臨用工荒。

    福龍冷凍食品有限公司是龍海區海澄鎮的一家蔬菜加工企業,主打產品馬蹄每年出貨量近4000噸。過去,原料主要來自本地農戶;但這幾年,廣西成了首選地。

    “以前人工削一斤馬蹄不過幾毛錢,現在少說也要一塊錢。”公司副總經理黃繼成說,由于勞動力成本懸殊,本地馬蹄原料每噸要比廣西一帶貴五六百元。

    不僅僅是勞動力,地租、農資等要素成本都呈逐年遞增態勢。龍海蔬菜產業曾經賴以為繼的傳統優勢,不再顯著。

    有感于此,今年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漳州市農業檢測監測中心高級農藝師賴添財提交了《關于積極推動福建漳州蔬菜優勢特色產業超越發展的建議》。他認為,漳州蔬菜產業應當從“優勢資源型產業”向“科技創新型產業”轉變。

    創新的源頭是種業。在龍海,大部分蔬菜品種種源依賴進口。

    以西藍花為例,來自日本坂田公司的“炎秀”是目前國內主栽品種。“一包10克裝的種子,市面上最高炒到了200元,一畝地用種量約兩包。”王繼順說,自己并非沒有嘗試過國產品種。幾年前,他在朋友推薦下,試種4畝國產西藍花,結果產量不穩定,賣相也不佳,且不耐儲存,遇到高溫高濕天氣極易爛在田里。

    再看胡蘿卜,同樣來自日本的胡蘿卜品種“SK4-316”,已在中國市場暢銷10多年,價格始終居高不下。幾年前,一罐種子的售價突破萬元,且一罐難求。

    “甜椒類、辣椒類、西紅柿、胡蘿卜、青花菜等一些秋冬種高產出、高效益的蔬菜主栽品種,種源80%以上來自國外種業大企業,種源仍比較單一,定價權基本上由國外種業公司控制。”賴添財建議,加大對國產自主品牌優良蔬菜種業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開展優異蔬菜種質資源引進創制和特色蔬菜品種育種聯合攻關,打造蔬菜種業推廣展示平臺,面向全國征集品種資源。

    而對于人工成本劇增、勞動力短缺的現狀,賴添財認為,亟待提高蔬菜產業機械化與智能化水平。

    “蔬菜產業仍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土壤耕作、播種、微灌、施肥、環境監控、采收、包裝等生產作業設施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較低,亟須大幅提升。”他認為,應當支持改進、優化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著重示范推廣適宜當地的微耕、定植、采收等機械,提高關鍵環節機械作業水平。

    補強全產業鏈發展短板

    春節剛過,黃繼成便忙著尋找國內合作商,計劃聯合開發預制菜產品,以自有品牌“福龍”開拓國內市場。

    黃繼成一家與蔬菜打交道始于1999年。“最初,我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臺資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蔬菜原料,之后慢慢發展起蔬菜加工企業,目前每年冷凍蔬菜出貨量近1.5萬噸,出口占比約四分之三。”黃繼成見證了龍海蔬菜產業過去20多年的變遷。隨著原料與人工成本不斷抬高,他逐漸意識到,延伸產業鏈,提高蔬菜產品附加值,已成為蔬菜產業轉型的必然選擇。

    逐漸興起的預制菜行業,進入了黃繼成的視野。

    去年12月,2021中國預制菜產業大會暨展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首個以預制菜為主題的專業展會。隨著消費習慣變遷,預制菜在成為諸多餐館、外賣店后廚標配的同時,正加速向以年輕人為主要群體的C端市場滲透。據悉,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估為3469億元,并還將以20%的增長率逐年上升。展會上,參展商紛紛喊出“共享萬億市場”口號。

    黃繼成認為,作為一家深耕蔬菜加工領域多年的傳統企業,福龍公司在原料供應與加工工藝方面已經沉淀了深厚的經驗,未來希望能夠對標消費新動向,引入技術團隊,開發面向終端市場的預制菜產品,共享這塊新的市場蛋糕。

    如何不斷拓展產業與市場邊界,是當下龍海蔬菜從業者共同思考的課題。

    “福建農產品以生鮮銷售為主,初級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更少,農產品加工業、休閑旅游業缺少‘航母’型龍頭企業帶動,休閑旅游發展層次較低,業態單一,同質化現象突出,農產品附加值得不到充分挖掘。”來自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調研組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產值超百億農業龍頭企業僅6家。

    藍啟中是閩隆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已發展社員118戶,在龍海區隆教畬族鄉擁有近3000畝蔬菜基地。 作為鄉里的致富帶頭人,他一直在思考蔬菜產業的轉型之路。

    “隆教畬族鄉境內擁有一座古火山口,歷史上火山爆發帶來了大量火山灰,附近土壤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作為沿海鄉鎮,隆教空氣中鹽霧彌漫,具有抑制病菌繁殖功能,能夠有效減少農藥使用。”充分評估后,藍啟中認為,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為當地傳統農業轉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不久前,藍啟中與來自廈門大學的科研團隊簽訂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他將在隆教蔬菜基地引入時興的中醫農業理念。

    “中醫農業利用中醫的原理、技術和方法,在農藥和獸藥、肥料和飼料等農業生產領域,逐步取代化學肥藥的使用。”藍啟中計劃,依托隆教資源優勢與現代農業科技,開發出能夠輔助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治療的功能性生態食材,并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引入研學、康養、旅游等多元業態,在三產融合中不斷提高蔬菜產業的附加值。此外,他還規劃建設青花素果蔬種質資源圃,引入現代工藝,對蔬菜中富含的青花素加以提取,開展深加工產品研發。

    王繼順則更加期盼通過產銷模式創新,破解“菜賤傷農”難題。

    2016年,王繼順嘗試從鄰縣漳浦引種大蔥。當年蔥市行情大漲,高峰時,每公斤田間收購價近6元。但在此后年份,低迷行情如影隨形。事實上,“菜土菜金”已成常態。上世紀末,大蔥被作為高優農產品引入漳浦,迅速成為當地優勢主導產業之一。從這時起,價格“過山車”輪番上演:頭年深陷“白送都沒人要”的滯銷困局,來年便逆勢反轉,農民跟風種植,隨即價格再次跳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賴添財建議:“我省應當加快建設農業信息網鏈平臺,跟蹤、收集當地大宗特色蔬菜品種的全國主產與主銷區的年、季產供銷經濟數據及氣象災害信息,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生產基地、種植戶科學安排種植,最大限度地解決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盲目跟風種植、產能過剩、‘菜賤傷農’問題。”(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周志榮)

    關鍵詞: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一篇:
    下一篇: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宅男天堂在线观看无病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