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以來,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臺農、福建龍巖御山晨露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濂豐正忙著給茶園里的觀賞櫻上肥催花,以迎接春節長假的絡繹人群。
2018年,受大陸頻頻出臺的惠及臺胞農林措施鼓勵,來自臺灣南投制茶世家的陳濂豐下定決心,將茶園規模從300畝猛增到1000畝。四年過去,茶園已有數十倍余的增量產出。
“茶葉直供給茶飲料廠家,又新開辟茶園觀光旅游。”陳濂豐說,新冠肺炎疫情催熱鄉村游,為茶園帶來人流,“前景非常可觀。”
龍巖漳平是大陸最大的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也是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區域,迄今已有76家臺資農業企業入駐,常住臺農600多人,年產茶1600多噸,實現產值7.2億元人民幣。
連續四年,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全國國家級臺農創業園評比中居于首位。專家認為,此地形成產業特色鮮明、臺農集聚發展、輻射效應凸顯的良好態勢,成為閩臺農業合作交流雙贏的示范樣板。
福建自2006年率先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除漳平永福外,還有漳州漳浦、莆田仙游、三明清流、福州福清、泉州惠安等共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這6個臺創園綜合評價連續4年包攬全國前六名。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新批臺資農業項目31個,合同利用臺資2350萬美元。全省9個產業園新批臺資農業項目32個,合同利用臺資4300萬美元。
2021年,福建全省新批臺資農業企業項目78個,合同利用臺資1.18億美元(累計2867個,43.38億美元),項目數和資金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陳明旺援用上述數據表示,福建正圍繞鄉村振興國策,大力推動閩臺農業融合發展。
陳明旺表示,福建還正在大力推動、加快推廣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等“五新”科技成果,目前已經新建151個推廣基地,“覆蓋全部涉農縣。”(記者 林春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