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福安市下白石鎮的海面水平如鏡,波光粼粼。在寧海村,形態各異的海魚是這個多彩漁村的常見之物。魚兒的鱗片在返鄉創業青年龔君干眼里,卻是大自然的饋贈。因為在他手中,一片片魚鱗經過巧妙的設計、拼接,就能變為一件件精美的魚鱗作品。
“在國內,用魚鱗作畫,我可能是第一人?!饼従沈湴恋卣f,“今年我30歲了,想把魚鱗作品打造成閩東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到下白石來游玩。如果可以通過用魚鱗制作藝術品,變廢為寶,帶動父老鄉親共同致富,那就更好了?!?/p>
2021年初,在外漂泊多年的龔君干回鄉創業。在家中殺魚招待親朋時,他不經意間發現,扔在一旁的魚鱗在陽光下閃爍著絢麗光芒。有繪畫功底的他不禁陷入了思考,魚鱗可以用來制作工藝品嗎?
帶著這些疑問,龔君干開始反復摸索?!皩幒4逄爝B著海、海連著天,風景優美,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如果用魚鱗把自己的家鄉畫出來,應該會有別樣的效果?!彼蝗粊砹遂`感,魚鱗畫也因此應運而生。
眾所周知,魚有腥味,若想用魚鱗作畫,去除腥味是第一步。龔君干不斷嘗試,終于找到了去除腥味的辦法。“為了想出這個辦法,我嘗試了一個多月?!饼従尚Φ溃⒈硎緯簳r對這個辦法保密。
處理完的魚鱗放在室內晾干后,便可以開始作畫了?!棒~鱗有很多種,每一片都不一樣,先按照魚鱗的厚度、光澤度等標準進行分類,再根據構想來選擇需要用到的魚鱗?!饼従涉告傅纴?。說起來原理很簡單,但實際上制作一幅魚鱗畫需要花兩個多月的時間。
去年以來,龔君干陸續創作了《清明上河圖》《駿馬奔騰》《江南第一村》《瀘沽湖》《寧海全景》等魚鱗畫,其中《駿馬奔騰》和《瀘沽湖》還被放置在該村“藍海漁歌”漁排展示廳內進行展示。他還在不斷探索創新,思考如何制作立體的魚鱗作品,如酒杯、碗、盤子等。下一步,龔君干計劃以海洋為主題制作魚鱗畫,喚起大家對海洋資源的重視和保護,加深對家鄉的歸屬感。(記者 莊嚴 通訊員 王雯秋 蒲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