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滕鏡淑
3月30日,是青島市第八個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日。青島市紅十字會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天苑民益事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社會各界在福寧園紅十字奉獻林舉行以“生命·遇見”為主題的青島市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共同紀念無私奉獻大愛的捐獻者們。活動現場,捐獻者家屬、器官移植受者、志愿者代表及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市及各區市紅十字會、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青島大學醫學部代表共同誦讀《奉獻林賦》,分別向捐獻者敬獻鮮花,表達對捐獻者的崇敬和懷念。截至2023年3月,全市已登記捐獻志愿者6萬余人,已捐獻遺體1196例,捐獻器官1190例,捐獻角膜2038例,4000余名角膜致盲者因此重見光明,近5000名器官衰竭者重獲新生。
青島市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事業始于上世紀80年代沈福彭、束星北兩位科學家在青島做出奉獻的約定,興于劉樹莊、陳波萍等老一輩志愿者身體力行引領移風易俗,盛于2010年青島市成為全國人體器官捐獻10個試點省市之一。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紅十字會系統與青島大學醫學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眼科醫院等單位密切配合,通過創建“大愛無疆”捐獻者信息平臺,開通捐獻登記網上通道,在各大醫療機構設置“九月愛心崗”等,方便了市民辦理捐獻手續。“九月天使”公益品牌成為捐獻事業的代表,我市的捐獻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國區域特色的青島捐獻模式。
2018年,青島四歲半小女孩九月離世后捐獻救人,讓青島這座蘊涵著無私大愛的城市感動全國。“九月天使”雕塑落戶青島最美的海岸線,成為弘揚青島城市大愛精神的一座豐碑,從此器官捐獻宣傳從小眾走向大眾,捐獻事業由一群人關注到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自愿登記成為捐獻志愿者。截至2023年3月,全市已登記捐獻志愿者6萬余人,已捐獻遺體1196例,捐獻器官1190例,捐獻角膜2038例,4000余名角膜致盲者因此重見光明,近5000名器官衰竭者重獲新生。
青島紅十字奉獻林是悼念親人、寄托哀思的地方,是青年學生進行紅十字博愛教育的基地,是延續生命、奉獻愛心的見證,有效推動了我市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工作,已成為青島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窗口。自2004年奉獻林建成以來,青島天苑民益事業開發有限公司無償承擔了日常維護。
生命的逝去并非終點,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用行動告訴世人,他們是傳遞光明和希望的英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是一項奉獻大愛的人道事業,為挽救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服務醫學教育科研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了捐獻者的奉獻,才有了青島醫學院校優秀人才輩出;有了捐獻者的奉獻,才有了角膜致盲者重建光明;有了捐獻者的奉獻,才有了臟器衰竭者家庭的重新圓滿。捐獻者和捐獻志愿者在平凡中成就偉大,身體力行,積極宣傳普及捐獻理念和捐獻知識,弘揚人間大愛,展現人性光輝,營造了全社會參與支持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的良好氛圍,推動樹立奉獻大愛、無上光榮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