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衡水市水利局以“傳承大運河文化,努力打造無亂河道”為目標,建立健全河長組織體系、加強執法監管,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大運河河湖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構建立體化河長制工作格局。衛-南運河在我市境內河流長度164.03千米,流經故城縣、景縣和阜城縣,跨越14個鄉鎮,涉及137個村莊。目前,大運河流經我市沿線設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共設市級河長1名、縣級河長4名、鄉級河長14名、村級河長137名。該局督促各級河長履職盡責,統籌協調上下游、左右岸綜合施治,全力做好衛-南運河管理保護等各項工作,形成了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立體化格局。
努力打造“無亂河道”。該局持續組織開展衛-南運河“清四亂”攻堅行動,特別是把清理“亂占”“亂建”作為重中之重,開展專項行動、聯合整治和綜合執法,采取排隊通報、臺賬銷號等措施,強力推進整治工作。2019年至今,共清理“四亂”問題139處,大運河故城段榮獲“河北省秀美河湖”榮譽稱號。
建立健全執法監管體系。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與德州市水利局和生態環境局簽訂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三方協議,著眼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誰來做、做什么和怎么做”等問題,從事前預防、事中應對、事后管理全過程規范了上下游聯防聯控信息研判與預警、信息交流與發布、開展聯合應急監測、協同應急處置、強化應急保障5項重點工作,建立起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有效保障流域水生態環境安全,逐步將大運河衡水段建設成為生態優良、環境優美的幸福河湖。
同時,該局還廣泛開展大運河保護工作的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的自覺意識。日前,他們積極響應水利部文明辦的號召,將故城縣作為河北省分會場之一,在大運河故城段開展了“關愛山川河流·保護大運河”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大運河保護與傳承之中。(記者李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