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1490.7萬人,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減少44.3萬人。
從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到,勞動年齡人口在減少,這對北京經濟發展會有什么影響呢?
對此,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市統計局局長孟景偉表示,關于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一是從目前來看,勞動力資源依然充足。
雖然10年來,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比2010年減少44.3萬人,但整體規模仍然較大,有1490.7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近7成(68.1%),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為北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是從10年來的變化看,勞動力資源素質顯著提高。
看勞動力資源不僅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一方面,勞動力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普查結果顯示,全市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12.2年提高到2020年的13.3年;大專及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37.2%提高至2020年的55.7%,勞動力文化素質的提升,為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另一方面,身體素質日益改善。隨著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醫療服務體系覆蓋面的不斷擴大,人口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為北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三是從未來發展看,要從勞動力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推動人口和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各類人才來京發展,同時持續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加快人力資本積累,改善勞動力供給質量,有效發揮勞動力資源的智力優勢,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緩解勞動力資源減少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