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高境二村是一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大型社區。小區面積大、人口密集、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較大。小區內樓棟房齡近20年,235棟居民樓均為6層無電梯結構。對居住在較高樓層的老年住戶來說,出行時上下樓極為不便。“近年來,居民對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高境二村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在上海,高境二村這樣的小區不在少數。2019年11月,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重要民生工作”。隨著政策的發布,申城民生工程在全市全面鋪開,社區、政府、企業、居民,以加梯為契機,在社會治理的大舞臺上一一登場,唱響“人民城市”主旋律。
居民意見分聲部
上海為眾市政建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為眾”)是高境二村小區承接加梯工程的對口企業。“加裝電梯,居民意見不統一是個很常見的情況。”據為眾市政的銷售經理周健介紹,在工程開始前,加梯公司會同居委在樓里先進行征詢,請居民確認意見征詢表,然后再根據修建、維保費用出具分攤明細,讓大家簽署確認書和分攤表,最后再簽訂代建合同。“一般來說,中高層業主的加梯需求比較強烈,但一樓、二樓業主擔心電梯噪音、影響采光等問題,意愿并不強烈。”周健表示,通常加裝一部電梯的費用預計75萬元左右,除去政府補貼,居民需要分攤45萬元。但是,申請補貼的流程通常比較長,往往要半年左右。
“以往采取的辦法是,由居民先分攤總費用75萬,等后續政府30萬的補貼下來以后,再把這部分多出的錢返還給居民。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居民并不愿意先出這筆錢。有的居民甚至會因為這個原因拒絕加梯。所以,我們只能自己先行墊付,資金壓力非常大”。
盡管如此,對于經濟條件較有限的家庭來說,動輒幾萬元的加梯分攤費也是“傷透腦筋”。另一方面,居民們對加梯資金的使用始終抱持疑慮。高境二村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加裝電梯過程中往往還會遇到這樣一個難題:每個樓棟均需指派三位居民代表到銀行開立聯名存款賬戶作為加裝電梯專項資金賬戶,“一人開卡、一人保管、一人留密”。但這三個居民代表卻不那么好找,“要代表整棟居民頻頻跑銀行,還要面對大家的疑慮,保證資金安全性,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一般都是樓組長帶頭,一個高層代表協助,但第三個代表就不好找了”。
對于企業來說,加梯經費從哪里來?對于居民來說,經費用到哪里去?如何最大程度簡化加梯程序,讓居民少跑路?如何在居民和企業之間架起信賴的橋梁?這幾個問題,成為高境二村和其他小區電梯推進電梯加裝項目的難點、痛點、堵點。
銀行敲響定音鼓
加梯工程出現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引起了金融機構的關注。作為城市民生工程背后堅定的助推力量,上海農商銀行近年來持續以普惠金融賦能社會治理,在申城早餐車工程、電動車充電樁建造工程等多場景中不斷探索,于2020年落地全市首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信用貸款,并對全市加裝電梯的工程項目實施“地毯式、全覆蓋”跟蹤服務。圍繞居民、公司、居委等各方面綜合需求,創新個人“加梯貸”、資金監管賬戶、收費管理等金融服務,為賦能社會治理提供農商智慧。
“企業有國家補貼,為什么還要我們先出工程款?”“我是三樓,我和五樓分攤的錢是一樣的么”“三人賬戶里面的錢每一筆是怎么花的,具體明細大家都能看到嗎?”“加梯企業有人監管嗎?把我們的錢拿走了怎么辦?”“我沒有五險一金,個人加梯貸款要怎么申請呢?”多次參與過加梯推進會的上海農商銀行寶山支行的客戶經理張捷表示,“其實困擾居民加梯的關鍵因素還是——錢”。
針對加梯企業回籠資金過長的問題,上海農商銀行首先向為眾發放了一筆500萬元的信用貸款金融服務,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第一部電梯很快建設落地,在小區內形成了極好的示范效應。“67號樓的電梯建好以后,68號、69號的居民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加裝電梯。”為眾銷售經理周健介紹道。目前,高境二村的第一批三部電梯已經全部完工,第二批三部電梯正在施工中。
面對監管賬戶的安全問題,上海農商銀行推出了加梯對公結算專用賬戶,實現了業委會一次開戶,分樓棟獨立記賬的模式,對加梯公司付款范圍和列支明細實現了資金監管,有效解決了個人賬戶資金挪用的風險,省去了居民多次跑銀行的麻煩。同時,對公專用賬戶還能用于支付電梯的后續維修和保養,形成前、中、后期全周期管理模式。“打給供應商的錢和后續電梯的管養費用都放在監管賬戶里,企業的資金用途受到銀行監管,實現了專款專用”,張捷介紹道。
幸福生活多重奏
從面向企業的加裝電梯貸款,到對公監管賬戶的推廣,上海農商銀行以普惠金融服務社會民生的腳步從未停歇。據悉,截至2022年9月30日,針對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場景,該行已對接加梯公司50余家,金融服務涉及超260個小區、近千臺電梯,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超5700萬元;累計開立居民自治監管賬戶超450戶,為超3億元加梯資金提供管理服務。2021年在“上海金融業助力人民城市建設成果評選”中榮獲“上海人民金融優秀應用場景獎”。
現在,上海農商行積極探索加梯服務2.0版本,在小場景中彰顯金融為民大情懷。去年年底以來,為進一步增強加梯工程的“透明度”,上海農商銀行通過反復調研、需求排摸和線上測試,在對公專用賬戶的基礎上升級了“鑫賬簿”功能。如今,加梯小區的居民用戶只需打開“上海農商銀行企業服務”小程序,就能隨時隨地查看所屬樓宇加梯賬戶的資金情況。銀行背書疊加賬簿公示,金融創新疊加科技賦能,居民心里更加有底了。
此外,為了居民生活便捷,上海農商銀行還推出了“鑫家園卡”,實現電梯卡與銀行卡綁定的“一卡通行”。這張小卡片不僅是居民刷卡乘梯的“鑰匙”,還可以用于電梯日常電費和后期運維費的繳納,以及水電煤等生活繳費的代繳代扣卡,并用來支付小區的物業費、停車費等,以豐富的場景內涵,助力居民實現幸福生活“一卡通”。
加裝電梯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促進居民自治,讓更多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事務中來的民心工程。有了普惠金融的助力,隨著一部部電梯立起,曾經的“懸空老人”可以便利出行,居民的生活品質提升了。一次次的民主投票,讓鄰居之間更熟悉,在一次次參與加裝電梯討論中,越來越多的居民在處理分歧、達成共識中找到了歸屬感,社區基層治理有了新的抓手。居民冷暖歸眼底,萬家安樂系心頭。以普惠金融助力美好生活,正是上海農商銀行對人民金融和人民情懷的生動詮釋。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繼續以金融力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為推進“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