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2022年中國商貿流通業數字經濟應用典型案例》,地利集團“智慧農批經營管理平臺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數字化運營構建”成功入選,成為農產品流通領域僅有的3個典型案例之一。這是行業權威組織機構對地利集團推進轉型創新發展與數字化建設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地利集團以科技賦能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示范作用的充分認可。
本次案例征集活動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經由專家組在創新性、可操作性、商業模式、技術含量、發展空間等五個方面綜合研判評選,旨在切實落實國家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挖掘并推廣流通行業中數字經濟在新技術、新場景等方面的典型應用做法,為全行業提供借鑒范本。
科技賦能搭建智慧農批平臺
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力數字支撐
作為中國農產品新流通服務領軍者,地利集團于2019年提出轉型升級戰略,即以自有農產品物流園及客戶資源為基礎,通過科技與服務賦能,搭建一體化生鮮流通綜合服務體系,向“現代化生鮮流通服務商”轉型。
作為戰略轉型重要落地成果之一,地利集團以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為試點構建“智慧農批經營管理平臺”(以下簡稱“智慧農批平臺”),定位于構建一個強大、靈活、穩定的基于農批市場園區內經營管理數字化運營和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流通SaaS平臺,從“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構建自助業務模式”和“打造B2B交易平臺”三大能力層面進行提檔升級,為農批市場的業務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其中,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能力提升方面,“智慧農批平臺”從以往的圍繞“檢測”為核心的模式,變革為以“交易”為核心的全鏈條進行信息采集,農產品園區內流通全流程、全時段、無縫隙監管,建立“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追溯體系。該體系以貨源地為起點,通過與市場快速檢測設備相連,實現對檢測農產品檢測信息數據共享,并依托電子交易結算信息,使商戶在業務中自然履行農產品追溯信息的采集與傳遞。同時,平臺還實現了公司與地方追溯平臺的互聯互通,形成共同參與、共同監管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網絡,為消費者餐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智慧農批平臺”將貨物的離場登記納入園區管理,農產品安全溯源信息更加完整,不僅為地方監管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的溯源信息,也成為了壽光地利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有力工具。
智能化升級實現“自助業務”模式
降本增效提升數字化服務新體驗
在園區業務辦理場景中,地利集團“智慧農批平臺”進一步強化業務自助辦理可行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提升小微商戶服務體驗。公司通過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更新和智能化升級改造自助服務終端設備等環節的升級,打造自助式業務辦理與繳費模式,真正由“人工辦理”轉變為“自助辦理”。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當下,通過不斷創新的業務模式,農批市場在達到控制成本的同時,也為商戶提供豐富的業務辦理渠道,大大提升了商戶服務體驗。
在圍繞園區經營業務的數字化轉型中,地利集團旗下物流園已實現園區經營業務全信息化的前提下由“自助繳費”向“自助辦理”提升,由PC端向移動端過渡,通過線下+線上的業務辦理,提升客戶便利化、高效化體驗的同時減少營運人員成本,并在后疫情時代從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接觸角度,保障了農批市場的平穩經營。
打造“億農批”B2B交易平臺
重塑“線上下單+線下交割”新生態
在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趨勢的交易場景中,集團從拓展交易場景開始,以期達到客戶、商品、業務的全面增長的角度,在構建農產品交易平臺時主要從交易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數字化三個方面出發,打造農產品B2B交易平臺“億農批”。該平臺在交易數字化中支持現場交易和遠程交易,可使用錢包支付或者快捷支付,支付便捷高效;在管理數字化中平臺可提供進銷存管理系統、智能數據看板、價格指數以及食安追溯系統等服務;在服務數字化中可為用戶提供物流服務、保險服務以及金融服務等一站式專業服務。
在深耕 B2B 的模式下,“億農批”承擔了農產品流通交易數字化升級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構建了線上交易與線下履約相結合的“交易+交付+金融”的農產品流通產業互聯網新生態。這也是作為國內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的地利集團,通過數字化賦能優化和重塑產業鏈,構建農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流通新路徑,引領農產品流通行業智慧化升級的標桿案例。
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繼續堅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農業數字化轉型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地利集團將繼續秉持“賦能食品流通,暢享品質生活”的企業使命,深入推進農產品流通數字化轉型,積極拓展農產品流通數字化新技術、新場景、新應用,全力提升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與效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