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吃點東西就容易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真難受,吃什么都沒胃口,甚至還時不時的拉肚子,又或者幾天不拉直接便秘。這些都是消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胃腸功能紊亂!!!
那有哪些不良習慣容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生活中又有哪些小細節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胃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三餐進食不規律
最常見于上班族。工作繁忙午飯來不及吃,加班熬夜導致第二天晚起而不吃早餐,晚餐過于豐盛胡吃海喝等都是不良習慣,這些會使胃腸道正常的運作與休息時間完全被打亂,使胃腸持續處于混亂的狀態中。
二、喜歡重油鹽和辛辣食物
食入過多的食鹽和油脂會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過剩,導致胃腸功能過于亢奮;腌制加工食品里面有大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有致癌風險;辛辣食物容易損傷胃腸道粘膜。
三、酒精濃茶等刺激性飲
酒精、濃茶、冷飲、咖啡這些對胃腸道的粘膜都有相當的刺激,可樂、雪碧、蘇打水等碳酸飲料,如果一次性飲用量過大,則會在體內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腹脹,造成胃腸道脹氣。
四、暴飲暴食
《黃帝內經》中云“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這就是說平常吃得太多,也是會導致脾胃損傷的。不能因為胃口好或饑餓就大量進食,這樣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出現消化不良的表現,胃腸道消化食物的時間大大增加,從而造成胃腸動力下降。
五、進食過快
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而快速大口地進食,食物沒有在口腔里充分咀嚼就吞咽入腹,吃完的時候發覺自己還能再吃一些。進食過快會讓大腦不能及時反應。等到胃被撐脹時,大腦才會有飽腹的感覺。這個時候攝入的食物已經遠遠超過身體對食物的需求,使胃腸道消化食物的時間大幅度增加。加上比較粗糙的食物會磨損胃腸道粘膜,加重了對胃腸道的傷害。
六、不健康的節食
很多愛美的女性為了追求所謂的骨感美而進行節食,殊不知節食對身體產生的巨大危害。長期不進食或極少量進食會使胃腸的反應變慢,分泌與蠕動功能減退。這時即使攝入的只有一點食物,胃腸道也難以及時消化,食物堆積在胃腸道中,容易出現腹部脹痛的表現。
七、不良情緒
胃腸道的正常運作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當長期處于憤怒、焦慮的狀態時,會使胃腸道功能亢進;長期處于抑郁、悲傷、失望的狀態下,胃腸道的活動功能減弱,這時對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會降低。
調理胃腸,從小事做起
如果發現你有以上的不良習慣,就要注意盡快改正才能讓你免受胃腸功能紊亂之苦。接下來分享一些日常糾正胃腸功能紊亂的保健知識給大家吧。
1、從飲食習慣上做出改變。一日三餐必須定時定點,不要為了減肥而節食,日常飲食也應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炸、油膩、過酸、過甜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主。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及過飽飲食的情況。從而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這樣有助于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康復。
2、勞逸結合,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不良情緒要適當發泄,不要因為工作而過于勞累,按時睡覺,避免熬夜。
3、日常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既能夠增強自身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還能夠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讓胃腸功能紊亂得到轉。
4.采用中醫按摩的方法,可以選擇中脘穴和天樞穴,經常點按不但可以治療胃部脹痛,還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在足三里、上巨虛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天按摩5分鐘,能夠增強胃腸道運動,從而改善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
最后提醒大家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有不舒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找專科就診,必要時可以完善胃腸鏡等相關檢查,明確胃腸道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使用藥物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要自行購買和使用藥物,避免加重胃腸負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