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法在身邊。九江作為旅游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旅游人次一直居全省前列。然而,由于游客流動性大、駐留時間短、對旅游產品不了解等原因,矛盾糾紛偶有發生。為此,我市創造性開展涉旅矛盾糾紛仲裁,致力破解游客穩步增長與旅游投訴有序趨零之間的矛盾。
應時合勢探索破局之路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民旅游時代的旅游市場日益升溫,旅游市場供需問題隨之顯現。我市在做優服務的同時,緊貼時代發展需要,把防范化解涉旅矛盾作為提升旅游發展質量的重要一環,充分發揮仲裁優勢,探索化解涉旅矛盾糾紛。
在旅游實踐中,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和典型案例分析,我市始終堅持一手抓市場環境監管不放松,夯實發展底線;一手抓服務水平優化不動搖,提升質量標準。市文化旅游部門主動與九江仲裁委對接,從2019年9月起,積極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的調解手段,充分發揮仲裁在多元化涉旅糾紛解決機制中的獨特作用,由此全國首家地市級旅游與仲裁相互融合的“九江旅游仲裁中心”應運而生。
在調解仲裁過程中,旅游仲裁中心始終本著“先調后裁,能調則調,以調為主,調裁結合”原則,先行開展調解工作,在無法達成調解協議時,積極協調動員爭議各方自愿進入仲裁程序;由仲裁庭組織專業仲裁調解員,依法依規、公平公正裁決,現場出具仲裁裁決書,送達涉事各方。同時,統一旅游企業經營合同,將旅游仲裁調處機制列入合同條款,廣泛宣傳旅游仲裁調處機制的規范性、公正性和靈活性。
發揮優勢形成破局之法
旅游仲裁機制的建立,不僅契合旅游發展需要,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溫度。近年來,我市在處理涉旅矛盾糾紛實踐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解之以法,讓游客真切感受到涉旅矛盾糾紛調解的“九江溫度”。
動之以情,在角色轉換上下功夫。在糾紛調解過程中,我市堅持“維護九江旅游形象,游客出行不受影響,游客與涉旅企業雙方滿意”原則,情感上更加傾向游客立場,給予更多人文關懷,營造賓至如歸的氛圍,努力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曉之以理,在矛盾梳理上下功夫。矛盾糾紛的有效化解,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平衡涉事各方的利益訴求。我市在仲裁調解過程中,把切實理順爭議焦點、合理釋放游客情緒作為重中之重,秉承“和為貴”的傳統價值理念,以調解為方式、以調和為目的,注重自愿原則,促成涉事各方和解,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解之以法,在尋找落點上下功夫。九江旅游仲裁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多種方式提升仲裁調解員隊伍的法律素養。同時,我市文旅部門加強與司法部門溝通對接,把調解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吸納進仲裁員隊伍。目前,九江旅游仲裁中心仲裁調解員隊伍擴充至73名,已受理投訴案件300余件,按照快速受理、快速處置、快速賠付的“三快”要求,均實現當天受理、當天結案,滿意度達到100%。
穩住定勢鞏固破局之制
為持續純凈旅游市場,持續有效化解涉旅矛盾糾紛,我市還著力推進三個方面工作。
申請國家試點。我市成功入選全國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銜接試點地區,建立了“六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領導小組,一個工作方案,一個調處平臺,一支仲裁隊伍,一筆工作經費,一套工作程序),在鞏固原有旅游仲裁工作基礎上,拓寬受理范圍,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宣傳推廣,全方位加強旅游投訴調解與仲裁銜接,著力打造優質和諧的九江旅游消費市場,全面提升九江旅游整體服務質量。
強化政策保障。2020年,我市率先制定出臺了《九江市旅游消費侵權先行賠付辦法(試行)》,建立旅游侵權先行賠付機制,設立誠信理賠專項資金;2021年,市委、市政府把解決游客堵點、痛點問題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組織開展“體驗式”暗訪調研,針對性地加強整改提升;開展誠信旅游宣傳和示范店評選,積極構建九江旅游誠信體系建設。目前,正在推進旅游仲裁立法,爭取早日制定出臺地方法規。
拓展覆蓋范圍。九江旅游仲裁工作按照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的模式,范圍已由最初的廬山、廬山西海、武寧縣3個旅游重點區域增加到15處,實現了縣域全覆蓋。根據《九江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未來將把旅游仲裁“網絡”延伸至全市所有A級景區。
我市將繼續全力推進旅游仲裁工作持續發展,不斷做精市場做優服務,讓所有來潯游客真切感受九江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