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11日發布的2020年全市消費受理投訴情況,受疫情影響,民生消費品和生活社會服務類的投訴同比大幅上漲,成為2020年廣州市消費投訴熱點。
據介紹,2020年,廣州全市消費者委員會共受理消費投訴157525件,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1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564.69萬元人民幣。從區域來看,天河區、番禺區、白云區、黃埔區和海珠區位居前五位,五區受理量占全市受理量的近七成(69.05%)。
受疫情影響,2020年各類商品和服務投訴量普遍增加。數據顯示,日用商品、家用電子電器和服裝鞋帽等民生消費品是投訴熱點,其中服裝鞋帽類商品投訴量較2019年增加186.80%。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較2019年增加72.48%,糾紛集中在餐飲服務、旅游服務、出行服務和美容美發等消費領域。尤其在疫情初期,該類投訴增漲迅猛。
此外,近年來,隨著網購商品數量和種類的增加,網購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良莠不齊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很多消費者選擇通過網絡購買日用品、生鮮食品和防疫產品,相關投訴為此增多。消費者反映,商家宣傳與實際不符、商家不履行“七日無理由退換貨”、單方“砍單”以及社交網絡平臺也趁“疫”售假、誘購。另外,“直播帶貨”這一新興的消費模式也帶來了“參與銷售主體多且責任不清晰”“涉嫌虛假宣傳”和“售后維權難保障”等新問題。(記者 許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