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10月合約作為蘋果當產季的第一個合約,對于蘋果上市開秤價格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因此市場格外重視蘋果10月合約的走勢。蘋果期貨上市以來10月合約的表現如下:
(資料圖)
2018年蘋果經歷了一次大減產,當時受罕見的倒春寒影響,蘋果花大量枯萎凋謝,蘋果期貨在花期的時候就已經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價格自低位上行。7月下旬至8月下旬,隨著早熟蘋果的開秤臨近,蘋果10月合約價格再度上行,導致當年的開秤價格也比較高,供應短缺的情況也使得后續現貨蘋果價格上漲。
2019年未如期復制2018年的走勢,因為進入產量恢復期,盡管整體價格波動較大,但最終開秤價格大幅低于2018年。
2020年蘋果走勢相對穩定,在沒有遭遇重大災害的背景下,蘋果繼續恢復性增產,同時受疫情影響,消費出現明顯下降,開秤價格較低,且蘋果過剩情況貫穿全年。
2021年蘋果再度遭遇減產,不過整體減產幅度小于2018年,因此到9月后,蘋果價格重新上漲,并且獲得了一個較好的開秤價格,蘋果價格走勢也一路向好。
2022年的情況比較特殊,當年的種植面積已經有明顯下降,但由于前一年的價格偏高,在旺季不旺的影響下,8—9月10月合約遭遇高開低走的局面,開秤價格相對低于預期。
總體看,蘋果價格圍繞供給這條主線運行,伴隨生長周期的季節性和消費的季節性波動。10月合約季節性的規律要強于1月合約和5月合約,當季增減產的影響則要小于1月合約和5月合約。10月合約的走勢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4月之前,10月合約的走勢跟隨上季走勢為主,如若上季價格過低或過高,則有明顯的升貼水結構。4—5月迎來初步估產行情,在天氣因素影響下價格上漲的概率較大。6—9月除了庫存果影響外,早熟果陸續上市,早熟果的開秤價變化對盤面行情的影響隨著時間推移逐步加大:如若早熟價格高開低走,晚熟富士的開秤價可能會偏低;如若早熟價格低開高走,那么晚熟富士的開秤價可能會偏高。
從絕對價格看,當前蘋果10月合約的價格在8800元/噸附近,對比歷史同期數據,只有大減產的2018年以及次年2019年大幅高于這個價格。結合基本面信息看,在大幅減產的次年,10月合約是存在慣性上漲動能的,果農和客商對于次年的價格并不會看得特別低,這就造成次年6—8月的價格被抬高,偏離市場的基本面。而一旦蘋果下樹定產,蘋果價格可能因此快速回落。
當前蘋果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早熟果的開秤價。今年早熟果開秤價和去年相差不大,但是紙袋嘎啦上市后,大量的返青現象令客商望而卻步,近期隨著紙袋嘎啦的大量上市,嘎啦價格出現走低現象。其二,庫存果的影響。今年舊作蘋果庫存有較大的水爛情況,因此造成結轉庫存在最近兩個月大幅下降,已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嘎啦的返青現象,讓客商轉頭重新售賣庫存果,造成庫存果價格上漲。近期盤面走勢也是圍繞以上兩點來回運動。
根據此前調研和走訪的結果,今年全國主產區蘋果整體長勢較好,除了甘肅地區遭遇較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減產外,其他地區多呈現豐產格局。今年的砍樹量也比較低,前兩年砍伐過后,山東、陜西地區的種植面積和去年相差不大。所以整體看,今年產量會超過去年,增產幅度在10%左右,不過由于整體面積相比前兩年有所下降,因此溢價效應或沒有那么顯著。未來要關注紅將軍上市的開秤價,紅將軍的開秤價可能較高,不過全年看,蘋果價格高開低走的可能性更大。(作者單位:南華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