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向
截圖時間11:30
宏觀產經
21財經:市場流傳:近幾個月來多家國有大型銀行已開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新增25年期的貸款,現行大多數企業貸款為10年期。部分貸款在前四年暫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利息將在之后累計。對于該傳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接近大行人士處了解到,該傳言不實,目前并沒有關于融資平臺新增貸款期限拉長到25年且暫免四年本金或利息的貸款政策出臺。
(資料圖)
上海證券報: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5日消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重點企業周報數據推算:2023年6月汽車銷量250.58萬輛,環比增長5.22%,同比增長0.14%;2023年上半年汽車銷量1312.27萬輛,同比增長8.84%。
財聯社: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公布了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中國大宗商品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上升,顯示隨著國內經濟運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大宗商品市場需求持續恢復,采購、生產等經營活動活躍,6月份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穩中向好”的特征。
品種資訊
鋼材:據找鋼網,截至7月5日當周,全國建材產量334.30萬噸,周環比減2.46萬噸,降0.73%;年同比減3.73萬噸,降1.10%。表需339.56萬噸,周環比增27.09萬噸。(新華財經)
7月1日唐山市召開環保調度會,因唐山市空氣質量排名持續下滑,市局重點傳達7月攻堅措施。據Mysteel跟蹤了解,目前唐山鋼企燒結限產維持30%-50%的限產比例,燒結庫存均較為充裕,庫存基本維持在8-20天左右,暫對高爐生產無影響。(我的鋼鐵網)
煤炭:光大證券研報表示,在三峽出庫流量并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年水電發電量較2022年有所下降,將間接帶動煤炭的需求,而下半年國內煤炭產量和進口量預計環比都將有所下降(保供弱化、安監趨嚴、國內煤價下降導致進口煤性價比降低),預計下半年煤炭供需格局優于上半年,動力煤價格有望震蕩走強。(第一財經)
不銹鋼:7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可再裝不銹鋼桶作出反傾銷終裁,裁定對涉案產品征收62.6%~69.6%的反傾銷稅。(界面新聞)
黃金: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2023年下半年美國通脹、就業市場、經濟增長將繼續下滑,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并有望在2023Q3結束加息周期,而2023Q4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強或將會打開市場對于美聯儲2024年開啟降息的預期,從而導致美債名義利率下行,引導美國實際利率下降,疊加新國際貨幣體系美元信用受損下美元或將進入新的下行大周期,以及2024年美聯儲或將啟動新一輪降息周期,驅動黃金價格進入中期上漲行情。(第一財經)
原油:日本石油協會(PAJ)數據顯示,截至7月1日當周,日本煉油廠平均開工率為70.4%,而6月24日為68.5%。日本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06萬千升至1237萬千升。(新華財經)
大豆: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7月《油脂油料市場供需狀況月報》,預測2022/23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11629萬噸,其中國產大豆產量2029萬噸,大豆進口量9600萬噸。預計年度大豆榨油消費量9710萬噸,同比增加440萬噸,增幅4.7%,其中包含190萬噸國產大豆;預計大豆食用及工業消費量1655萬噸,同比增加45萬噸,年度大豆供需結余171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豆粕:預測2022/23年度我國豆粕新增供給量7631萬噸,同比增加346萬噸,其中豆粕產量7627萬噸。預計年度國內豆粕總消費量7518萬噸,同比增加258萬噸,其中飼用消費量7355萬噸,同比增加255萬噸。預計豆粕出口量90萬噸,年度國內豆粕供需結余23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棕櫚油:預測2022/23年度我國棕櫚油進口量570萬噸,比上年度的439萬噸增加131萬噸。主要原因是全球棕櫚油供應預期改善,價格回落,支持進口量止降轉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白糖:2022/23榨季廣東累計產糖51.84萬噸,同比減少2.81萬噸,截至6月底累計銷糖47.4萬噸,同比減少1.46萬噸,工業庫存4.44萬噸,同比減少1.35萬噸:產銷率91.44%,同比提高2.04%.其中6月份單月銷糖0.84萬噸,同比減少2.45萬噸。(泛糖科技)
近期,全球食糖供應緊張形勢出現緩解苗頭。反映在盤面上,是供需寬松預期下國際糖價出現一輪急跌行情,洲際交易所(ICE)原糖價格6月下旬一度跌超16%。(中國證券報)
棉花:據中國棉花信息網,7月5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至17424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下調13元/噸。(新華財經)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