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年新疆棉花播種時期,因上年度種植收益不佳,棉農種植積極性不足,加之疆內糧食、大豆擴種的產業種植結構調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同時,因棉花出苗前后天氣低溫,導致生長進度偏慢,市場擔憂棉花單產也將減少。面臨面積與單產雙減局面,今年減產已基本成定局。
結合卓創資訊5月底新疆實地走訪及6月份監測預估,2023年新疆地區棉花種植面積為3374.8萬畝,同比減少7.03%。
另從單產來看,南北疆棉花生長進度均偏慢,或導致單產明顯下滑。
據卓創資訊監測,因南疆地區播種初期,天氣條件相對優于北疆,主要在出苗期(五一假期后)多地出現大風、冰雹天氣,導致部分棉田補種、重播,使得棉花生長進度也出現不同程度推遲。生長偏慢最明顯的是庫爾勒地區,因存在個別棉農補種兩次及以上。此外,調研發現南疆地區水資源緊缺問題比北疆略有緩解,因此除改種影響因素外,其他影響相對較小,棉花播種面積同比降幅普遍略小于北疆。
北疆地區棉花播種時間同比去年普遍偏晚,加之5月份低溫,生長進度明顯落后于南疆。由于北疆積溫相對低于南疆,整個棉花生長周期較短,一般棉種的生長周期在120天,因此生長進度偏慢,或導致頂桃坐桃不成功,到采收期棉花成熟度不足,棉鈴克重下降等造成單產減少。北疆地區棉花播種面積普遍減少,主要原因在于棉農轉種玉米、小麥、大豆等作物,同時部分區域水資源緊缺問題依舊突出。
對比表1、表2數據可以看出,截至6月底,南北疆棉花生長進度依舊明顯偏慢,俗話說“5月蕾、6月花”,但今年6月底仍舊很少見到棉蕾開花。市場對棉花單產下降幅度仍存較高預期。若7-9月以最樂觀天氣情況來看,當前生長偏慢對棉花單產帶來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
綜上所述,2023年新疆地區棉花播種面積下降,生長進度偏慢或導致單產下滑的影響預計難以消除。因此,新疆棉花總產下降已基本成定局,其減產幅度很大程度上與未來3個月的天氣密切相關。卓創資訊初步預估,若7-9月份新疆天氣情況不及往年,新疆棉花減產最大幅度或在10%-12%;若天氣情況好于往年,不出現極端高溫和長期積溫不足情況,新疆棉花減產最小幅度或在6%-8%。
(作者:高飛堂,卓創資訊分析師)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