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國泰國、印度、我國食糖產量或均不及市場預期,為全球糖價提供支撐,其中泰國的食糖產量增幅預計從20%下調至12%;印度產量預計不及ISMA預估的3400萬噸;我國在廣西減產的背景下,產需缺口預計擴大至600萬噸以上水平;而巴西方面,由于過量降雨的影響,能否提前開榨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外截至本周巴西食糖主要出口港口桑托斯的停泊天數最高到達20天,有堵港的跡象,短期原糖市場供應偏緊的格局還在延續。
關注焦點:
1、 市場焦點向巴西轉移,主產區降雨有所減少,但是主要出口港口桑托斯有擁堵的跡象;
(資料圖片)
2、 交易減產和進口利潤倒掛的話題下,存在哪些風險?
巴西主產區降雨量有所減少但謹防堵港的炒作
在《【糖史演義】國際貿易流緊張延續國內進口量略超預期》我們提到,在年末和年初供應相對青黃不接之時,外盤價格常常處于年內相對高位的水平,之后再隨著巴西的開榨出現季節性的回調。原糖的月間結構、甘蔗生長情況、天氣因素影響著糖廠新季開榨時間。
目前月間結構、甘蔗生長情況均滿足巴西提前開榨的條件,同時近期降雨量有所減少,來自天氣的風險有所減少;但格外的風險來自可能出現的港口擁堵,而目前根據William船報顯示,主要出口港口已經存在堵港的跡象。
截至2023年3月22日,巴西港口待運量133.79萬噸,和上周基本持平,為近5年最高水平,其中原糖131.89萬噸,主要出口港口桑托斯港口排隊天數由上周的0-11天增加至1-20天,有堵港跡象。
交易減產和進口利潤倒掛的話題下,存在哪些風險?
當前需求并未達到預期中水平,近月負基差是弱需求的佐證。極端的現實是銷區現貨和05合約的價差一度頂到了Fully Carry。
春節之前基差商大量從糖廠買貨并套盤,貢獻了糖廠的大量銷糖量,但是春節之后鄭糖并沒有回頭,同時春節之后又進入傳統的消費淡季,下游對于當前的高價接難度偏低,基差走弱沒有給到基差商出貨的機會,導致了目前大量庫存積壓在中端,與之相對應的是增加的倉單,目前倉單數量已經增加至5年高位水平,倉單壓力偏大。
從庫充和消費周期的角度來看,05合約對應庫存高峰和消費淡季,是1、5和9月合約中估值最低的一個合約,因此5-9常常在05逐漸進入交割月后走出反套,而目前在疊加當前淡季中現貨成交清淡、盤面接貨意愿不佳、倉單壓力偏大,那么最后的矛盾將通過投機性多頭移倉遠月給出遠月升水來解決,在這種邏輯下09將逐漸升水05,這段時間05合約的大量砍倉和07、09合約的大量增倉以及09逐漸升水09可以佐證以上邏輯。
“高糖價+巨量缺口+進口利潤倒掛”的組合容易促成非常規供應渠道的建立
今年最強的現實是廣西超預期減產后產需缺口預計擴大至600萬噸以上,而目前進口利潤全線關閉。
在鄭糖持續高位的背景下,“0關稅”糖源預計將有所增量,例如糖漿三項1-2月合計進口量為14.82萬噸,同比增加2.28萬噸,增幅18.20%;此外在邊境逐漸放開后走私糖預計將有所增加,可關注緬甸以及臺灣的食糖進口量。替代有賬可算:
1.目前預混粉進口價折糖成本低于6000元每噸
2.F55果葡糖漿“折干同甜”價格較白糖現貨大致便宜1700元/噸,價差的均值正進入高位水平,而玉米淀粉的庫存也亟待去化。
后市仍需關注巴西天氣和港口情況,謹防巴西再度出現新的預期差;目前在幾大主產國產量均不及市場預期的背景下,市場仍以交易供應側為主,預計在巴西正常開榨未落地之前,內外糖價仍偏強運行,但是在交易減產和進口利潤倒掛的話題過程中,終端需求的不景氣和其他糖源的替代風險是明確的。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