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當前國內外糖價倒掛,但今年1—2月從我國食糖進口總量穩中有增。進口量增加有利于保證國內糖市供應,新榨季國內主產區甘蔗種植順利,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利于糖價長期平穩運行。”廣西潮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今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食糖88萬噸,同比增加6.32萬噸,增幅7.74%。其中,今年1月我國進口食糖57萬噸,同比增加15.92萬噸,增幅38.75%;2月進口食糖31萬噸,同比減少9.6萬噸,降幅23.65%。此外,截至今年2月,2022/2023榨季我國累計進口食糖265.13萬噸,同比增加0.48萬噸,增幅0.18%。
李海表示,進入1月中旬以來,國際糖價漲跌變動幅度較大,整體呈現穩中有升態勢。而國內糖價3月以來才出現了先漲后落的行情。國際糖市供應偏緊及國內食糖主產區——廣西2022/2023榨季產量不如預期與市場需求旺盛是造成糖價走高的主要原因。據了解,截至2月末,2022/2023榨季我國累計產糖791萬噸,同比增加74萬噸;累計銷糖336萬噸,同比增加63萬噸;累計銷糖率42.5%,同比加快4.5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糖料主產區尤其是廣西地區天氣條件利于新季甘蔗生長,從廣西地區土壤墑情來看,全區農田墑情大部適宜,少部不足至干旱。近3周時間,廣西天氣以多云為主,產區農民正在加快甘蔗、木薯等農作物的種植進度,已播種的春植蔗也得到了及時查苗與補苗管理。綜合分析,廣西新季甘蔗的整體生產形勢是農民種植積極、面積穩定,前期部分地區有少許干旱,當前產區開始有降雨,更有利于甘蔗的出苗和生長。
廣州嘉利高糖業有限公司研究員李海霞表示,當前影響國內糖價的國際因素主要是印度食糖出口政策及出口量的變化、巴西新季開榨時間提前、泰國食糖產量較低。相關機構公布的信息顯示,如果庫存需求得到滿足,未來印度政府可能會再允許100萬噸新增食糖出口。隨著近期全球糖價走強,印度白糖和原糖出口利潤均有所上升。與此同時,由于進入3月以來的降雨量不高,巴西會有較多的糖廠提前開榨。如果3月下半月的天氣干燥,巴西中南部糖廠提前開榨會成為現實,屆時巴西將有高達25%的糖廠在3月底之前開榨,是近3個榨季最快的開榨速度。巴西中南部今年第一季度的天氣非常適合甘蔗生長,最終將反映在較高的甘蔗產量上,即甘蔗可入榨量會提高。鑒于當前國際糖市供應緊張,巴西中南部提前開工將有利于新鮮糖供應時間提前。另據了解,泰國食糖產量增產幅度不及市場預期,已導致泰國糖升貼水上調。
“國際糖市接下來的基本面交易核心可能是巴西食糖產量+出口節奏,兩者相結合。預計巴西產量大概率豐產,天氣允許提前開榨的話有利于提前釋放供應,緩解短期供應壓力。等到全面開榨后,每個月的出口能力也十分關鍵。另外,國際糖市還要一直交易一個‘堵港’的因素 ,因為今年巴西大豆和玉米豐產,會爭奪港口運力,食糖的出口有可能限制在每個月不超過270萬噸。如果是這樣的話,全球全年供應可能還是偏緊。”李海霞對記者分析說,除巴西之外,市場也會關注印度100萬噸增量出口能否落地,以及泰國食糖的最終產量,當前泰國食糖是低于之前市場大部分機構估值的,但泰國因素影響不算很大,或者說市場當前不是很關注。
“國內糖市已進入2022/2023榨季純銷售期,加之市場預計今年各地氣溫偏高,預計飲料等含糖產品需求的增加會提振糖價。從新季甘蔗的種植面積分析,雖然面積穩定,但新增幅度有限,如果出現不良天氣很容易造成甘蔗產量的下滑。更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國內外糖價仍倒掛500元/噸左右,如果國內外糖價持續倒掛,進口糖數量有減少的可能。”李海認為,國際及國內糖市仍存在較多的變數,提醒廣大投資者謹慎介入。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