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來,國內滬銅價格延續高位振蕩整理,上方面臨70000元/噸一線的整數關口壓力,該位置同時也是去年5、6月份的成交密集區,銅價后市能否向上突破該壓力位呢?
一、美元反彈施壓銅價
(相關資料圖)
2月2日以來,美元指數逐步止跌回升,從100.790點最高反彈至104.660點一線。美元的本輪上漲主要因素在于美國最近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尤其是非農數據和通脹數據,均為美聯儲繼續加息創造條件。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最后一次加息將從3月份延后至6月份,加息終點水平也也將從5.00%-5.25%上升至5.25%-5.50%。美聯儲FOMC在美國時間的2022年3月15日至3月16日召開為期兩日的議息會議,在北京時間的3月17日凌晨02:00公布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在美聯儲此次會議發布剩余加息路徑的前瞻性指引之前,美元指數或將保持反彈趨勢。
二、國內宏觀市場向好
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聯合國1月25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中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4.8%;隨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大幅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另外,國際金融機構也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惠譽評級從4.1%上修為5.0%,野村證券從4.8%上調至5.3%,高盛集團從4.5%上調至5.5%,摩根士丹利則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至5.7%。開局之年中國如何發力拼經濟,GDP增速、CPI漲幅、財政赤字等關鍵指標如何設定,一系列中國經濟政策強信號將在全國兩會上釋放。從地方兩會公布的信息來看,統計中31個省市約三分之二省份GDP增速目標在5%~6%,8個省份增長目標在6.5%及以上(GDP總和約占全國的17%)。其中,4個省份2023年GDP增長目標高于2022年,6個省份2023年目標與2022年持平,21個省份的目標不及2022年。
三、國內累庫尚未結束
截至2月20日,SMM全國主流地區銅庫存為32.99萬噸,延續累庫趨勢,較春節前累計增加13.33萬噸。上周雖然進口銅到貨量仍不多,但下游消費有轉弱的跡象,令庫存仍在持續增加。周末僅上海地區去庫,廣東和重慶的庫存都是增加的,其他地區變化不大。消費方面,據了解有幾家銅桿企業因成品庫存過高被迫停產,這從廣東日均出庫量大幅下降也能反映出來。海外庫存方面,截至2月17日,LME銅庫存為6.48萬噸,COMEX銅庫存為2.17萬短噸,海外庫存仍舊處于相對低位水平。
四、市場多頭力量較強
截至1月24日,COMEX銅非商業多頭持倉為87941張,非商業空頭持倉為67771張,非商業凈持倉為20170張。2023年以來,非商業凈持倉繼續呈現增加的態勢,說明市場投機資金繼續押注銅價上漲。
整體來看,國內宏觀預期是近期支撐銅價走強的主要力量,重點關注國內兩會釋放的政策信號,預計一季度銅價有望繼續創出本輪上漲行情的新高。
(文章來源:中原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