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花生期現貨市場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行情,花生現貨價格在成功站上5.5元/斤的價格后,開啟了快速上漲模式,截至目前(2月20日),好貨最高成交價已經突破5.8元/斤。花生期貨主力合約PK2304價格在經歷了春節后短暫的調整,接著隨現貨價格一同開啟了上漲模式,目前價格已經突破前期10980的高點,更有向本年度高點發起挑戰的可能。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供需兩方的信息多且雜,那我們就來系統梳理一下當前花生市場的供需矛盾。
在進行展開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下供需平衡表,本年度花生種植面積的下降已經是市場共識,在綜合調研信息及考慮單產問題的情況下,對本年度花生產量我們給予了35%的調降幅度;油用需求方面,考慮花生油及花生粕價格的現實及預期,我們同樣給予35%的調降幅度,這個幅度偏保守,存在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食品需求上,雖然批發市場到貨等數據反饋目前到貨量同比下降幅度也較大,但考慮餐飲消費的需求恢復,我們仍按上一榨季的數據進行預估,不進行調整。
由此可見,本年度花生供需處于緊平衡的狀態中,當前期現貨市場的大幅上漲使我們需要思考,是低估了產量的下降,還是低估了消費的復蘇情況,或者當前的市場狀況是短期的供需錯配。
(相關資料圖)
一、當前花生現貨市場主要矛盾梳理
1. 規模油廠的收購意愿
雖然我們沒有規模油廠花生油、米庫存的連續數據,但從調研所獲得的信息看,自2020年花生油消費的高峰過去后,花生油的需求一直不見明顯起色,走貨量維持往年正常水平。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2020/2021及2021/2022兩個榨季,規模油廠均進行了較為積極的收購,其中2021/2022榨季后期的收購除了壓榨利潤較好的因素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為2022/2023榨季的花生種植面積下降做了準備。
我們再來看本榨季的收購情況,春節前規模油廠的收購進度基本正常,且2023年春節時間較早,實際上集團油廠春節后的開收時間已經較往年有所延遲,這也可以反應在當前市場情況下集團油廠的收購意愿,所以現在就開始討論規模油廠缺貨,可能還為時尚早。而且在目前的壓榨利潤水平下,規模油廠的收購量同比去年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一些壓榨企業因為自身生產需求而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收購態度,但這種可能出現的收購行為會是短期的,很難對規模油廠整體的收購造成明顯影響。
還有一點需要關注,就是進口花生油對規模油廠需求的補充,雖然新年度的海關數據還未更新,但從我們了解到的信息看,2023年1月的花生油進口量是大于2022年12月的情況。當前進口花生油報價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其綜合成本仍低于采購花生仁進行壓榨,后期可能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條供應邏輯。
2. 食品消費將是本年度花生價格的決定因素
從本榨季主產區春節前的現貨市場價格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以5.2元/斤至5.5元/斤,呈現區間震蕩走勢,這也可以反應市場供需的基本情況,即花生種植面積下降引發的產區惜售情緒與下游需求在高價區間謹慎拿貨行為的博弈,5.2元/斤的價格基本就是前期中間環節庫存的成本位置,而5.5元/斤的價格也是前期主要銷區批發商的心理價位,超過5.5元/斤,其對應的食品米批發價會對終端需求產生一定影響,導致走貨速度下降,促使批發環節謹慎拿貨。
也就是在本榨季產量下降的背景下,供需雙方在此價格區間內維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但隨著產區余貨的逐漸消耗,供應方的挺價惜售情緒在逐漸增強。春節前下游環節庫存較低,于是在春節后進行了一波集中補庫,但此時仍處于節日期間,產區上貨量及持貨上出貨積極性都處于低位,由此現貨價格出現了一輪上漲,在隨后的時間里餐飲需求恢復對花生果及花生碎等的需求帶動現貨價格進一步上漲,在這個過程里,持貨商的心理及行為是可以預期的,不管是中間商庫存還是基層農戶手中的余貨,都不會選擇在上漲趨勢中賣出,也就造成了當前的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我們判斷,市場并不是真的沒貨了,而是在當前花生現貨價格的強勢表現下,在短期內很難出現有效供應。
3. 后期現貨市場價格走勢
截至目前,我們看到主產區市場現貨價格在站上5.8元/斤后出現了暫時企穩的態勢,但我們無法判斷現貨價格短期的企穩或小幅回調能否有效促使供應量的回升。在當前的市場氛圍下,現貨價格會不會繼續上漲,我們只能相信供需,供需雙方的心理和行為會共同決定本輪花生現貨價格的上漲高度。
但可以預期的是,花生現貨價格在站上5.5元/斤的價格后就很難再跌破此價位,產區余貨量的持續減少以及中間商成本的提升,將共同對5.5元/斤的價格形成支撐,而下游市場也會在短期的調整后,逐漸適應價格的變化,花生現貨價格可能形成新的震蕩區間,直到下一階段的供需矛盾轉變。
二、PK2304合約主要邏輯梳理
1. 交割品成本與接貨價值
花生交割品接貨價值的問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提及,交割品對出成率的要求是7篩上≥60%,這是影響交割品制作成本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摻混的存在,規模油廠對于花生交割品的使用更多的用于大榨線壓榨,這也就造成了交割品成本與其接貨價值存在一定的價差,在正常年份,這個價差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但在本榨季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這個價差就成為多空雙方邏輯的主要矛盾點。
目前交割品成本考慮采購量及成本,最為合適的是采用蘇丹精米為主進行整理和摻兌制作交割品,但其成本按當前港口報價計算也已達到11200元/噸。而對于大榨線原料,規模油廠考慮自身壓榨利潤,在本榨季是很難出到10000元/噸以上的收購價的,所以這個矛盾只能通過價格的波動去調和。
2. 交割品數量問題
當前花生期貨價格的強勢上漲,其主要原因還是可交割貨源的嚴重不足,目前花生期貨PK2304合約的持倉量已經超過12萬手,而根據我們調研的情況,當前市場狀況下,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即使只采購5萬噸交割品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對交割品的集中采購,很有可能改變現貨市場的運行邏輯,帶動產區價格出現進一步上漲,從而導致現貨采購更為緊張的情況。
3. PK2304合約可能的邏輯
1)盤面博弈邏輯
盤面多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利潤,主動選擇平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盤面空頭我們主要關注期現商的行為,如果他們大量采購現貨進行對沖,則可能導致現貨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我們可以通過跟蹤港口蘇丹精米成交價進行把握。在PK2304合約突破前期10980高點后,我們也關注到了一些期現商開始進行交割品貨現貨的采購工作,但采購難度偏大,主要問題還是價格和數量。
2) 進口米供應邏輯
蘇丹精米將是PK2304合約的關鍵因素,當前港口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隨國內米價格上漲,食品方面的磨醬、切碎等需求支撐蘇丹精米價格,另一方面就是近期到港量偏少,這種情況將一直持續的2月底,在此期間,港口蘇丹精米報價難以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落。
進入3月,進口米到港量將會開始上升,介時將是檢驗真實需求的時候,食品的需求及可能的交割品采購需求將會影響港口蘇丹米報價。
(文章來源:一德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