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漿的主要矛盾是供應緊縮預期的兌現和復蘇需求預期未能實現。
紙漿的外盤的報價上漲,NBSK CIF國內的價格在2月7日上漲5美元/噸至900美元/噸,主要是加拿大的生產商,例如Catalyst Paper, Canfor Pulp 以及Harmac Pacific的報價普遍上漲20-30美元/噸。本周NBSK相對于與2023年下跌35美元,但深受木片供應問題以及停機、產能退出影響的加針依然向上報價。但是國內的現貨市場市場闊葉漿價格如預期下跌,針葉漿價格同時下降。或受到新增投產的影響,闊葉漿下跌幅度更明顯。
(相關資料圖)
紙漿供應端收緊的問題一直存在,有足夠的時間讓盤面去兌現收緊的預期。
從2022年底開始,紙漿供應端主要的問題分別是北美的原材料缺乏、北美罷工、智利港口罷工以及今天開始的港口罷工。
北美原材料的目前的數據顯示是長期因素,因為新建住房銷售的不利,待售住房的壘庫,因此從領先指數北美新建住房許可來看,對于針葉木鋸材的需求的低迷仍然將持續。從去年延續至今的鋸木價格與造紙原料木纖維價格的分化仍將持續,全球鋸木指數較上一季度的歷史高點下降了5%,結束了長達兩年的增長。木材市場的中南方松價格指數下降到2021年11月的一半。鋸木廠的關閉導致市場上的木片儲存從60天降低到15天,因此造成的永久產能退出仍將持續,因此對于針葉木片的生產限制仍然將存在。美國出現家庭大型化的趨勢,意味著更多人選擇與家人同住,對于新建住房是利空。
北美鐵路罷工與智利港口的罷工均屬于短期沖擊事件,雖然因為通脹、福利成本與政黨轉向的造成罷工有了一定的必然性,但是短期的沖擊在盤面上反映很快,形成預期迅速。
目前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加拿大漂針漿出口中國13.95萬噸,環比-2.3%,同比+48%。2023年1月智利漂針漿出口中國11.06萬噸,環比-23.1%同比-30.6%。數據的出庫印證了市場前段時間對于北美木片短缺、智利港口罷工以及產能退出的預期。智利2月的山火導致工廠停工是偶然,但是智利山火從12月已經開始斷斷續續的開始。因此供應端的收緊如預期到來,并且還有時間反映在盤面上。
預期差來自于復蘇的需求未能實現。
從紙廠漿廠的備貨邏輯看。節前的紙廠的紙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回算庫存的消耗的針葉漿的量,對應的針葉漿量也處于歷史高位。紙漿廠處于壘庫階段,直到1月10日紙廠集中放假之前,紙漿的倉單處于下降狀態。這個庫存是主動壘庫還是被動壘庫,節后的開機率,多種紙的開工率恢復到,甚至超過節前備貨時的開機率。百川盈孚數據,國內紙漿工廠壘庫,較上周+15.99%,紙的產量較上周環比+2%-10%。因此主動提貨外加提升的開機,意味著紙廠的為節后的銷售準備了紙漿和紙,因此紙廠對于節后的銷售預期比較偏正向。
但是從實際情況看,而消費端的與其更加難以預測,并且最樂觀的估計也并沒有給02合約對應的2月份的較高的預測。根據多家機構給出的社零預測,社零的快速增長需要等到4月份或者更遠期的月份,但是總體還是認同了消費復蘇的邏輯。但是根據與消費直接相關的瓦楞原紙報價數據看,無論是主打出口的華南、華東市場,還是主要內銷的中西部市場,瓦楞原紙的市場報價均出現月環比下滑。
以上的數據體現的是需求數據并不能反應需求的復蘇,預期差的形成的是節前節后對于消費預測的區別。節前對于社零的消費預測是疫情政策改變后在12月會有環比增長,同比持平或略高于2021年12月。但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社零數據是2022年12月我國的社零同比下滑1.8%,環比下滑0.14%。高頻的瓦楞紙的數據可能佐證的是當下的消費并沒有出現節后的復蘇。
從紙廠的漲價函落實情況看,成品紙的漲價函未能完全落實。從2022年11月開始的漲價函在12月達到頂峰之后持平或者略有下跌,因此說明市場對于漲價接受程度有限,因此消費情況較為一般。從盤面數據看,02合約與現貨價格之間存在正向的基差,意味著目前接貨或以剛需為主,備貨熱情有限。
新的拐點在哪里?
一是期現回歸的壓力。從過去一年的期貨交割的價格看,期現回歸,基差趨0目前還沒有例外。目前現貨價格俄針6900元/噸,仍然存在正向基差,按照報價計算,期現市場仍有套利空間。二是消費修復的預期,5月的教材招標與后期消費復蘇的預期都有望帶動紙漿作為原材料的消耗。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