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我們便將迎接春節,本周中各地陸續完成了節前備貨,春節給近兩周的出庫進度帶來了較明顯的提振。但前期圣誕元旦的走貨不暢導致目前的出庫進度仍不及往年,庫存壓力的堆積可能進一步拖累后期的消費。
卓創資訊本周給出的全國庫存數據為766.89萬噸,環比減少31.99萬噸,環比降幅4%。較庫存峰值878.1萬噸出庫進度為12.66%,去年同期出庫進度約為14.6%。
MySteel我的農產品網712.42萬噸,環比減少29.34萬噸,環比降幅3.96%。較庫存峰值833.85萬噸的出庫進度為14.56%,去年同期出庫進度約為18.6%。
(資料圖片)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市場拿貨人數有所減少。而由于上周末雨雪天氣帶來的交通不便,部分西北貨源近日存在集中到貨的情況。關注市場的成交與春節假期間是否能充分的消費掉上述庫存。
當下春節效應對禮盒裝及低價果農貨的成交提振較為明顯,對高價的80#一二級貨源提振有限。我們認為近期的節日提振可能掩蓋了本季度庫存結構中高價貨比例偏高的問題。在春節消化禮盒裝、低價貨源的同時,留給高價好貨的銷售窗口也正在流逝,累計后期的銷售壓力。
對于后期消費,疫情感染高峰、居民消費信心等問題依舊困擾著市場。此外,大棚技術的發展使時令水果上市時間日益提前,對05合約代表的后期消費可能帶來進一步的擠兌。
消費不旺時,蘋果作為平價水果,降價促銷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以庫存規模較類似的上一產季為參考,上一產季的出庫進度在節后至4、5月間因山東以外產區積極順價出貨進一步加快,甚至由于陜西庫存剩余不多帶來了漲價的空間。我們需關注本季的高價會否繼續拖累出庫進度,并帶來高開低走促銷的局面。
推薦策略:圍繞8600~8800區間逢高沽空05合約。
一、 庫存數據解讀
蘋果庫存的意義在于其本質上是直至次年新季早熟蘋果下樹前供需平衡表的供給側峰值,代表了未來一年的銷售壓力。而對于觀測消費端情況,每周的去化速度、節奏都是較為直觀的指標。
當下市場的交易主軸為春節節日對消費的提振以及進入后疫情時代后居民消費的恢復。進入2023年以來,市場情緒較為高漲,對于消費復蘇存在較強的預期。
庫存數據上并不完全支持消費復蘇的預期:臨近春節,節日備貨于本周三前陸續結束,本周的出庫貨量有所減少,但前期銷售以及圣誕元旦的走貨不暢導致目前的出庫進度不如往年同期水平,庫存壓力的堆積可能進一步拖累后期的消費
卓創資訊本周給出的全國庫存數據為766.89萬噸,環比減少31.99萬噸,降幅4%。較本季庫存峰值878.1萬噸出庫進度為12.66%,去年同期出庫進度約為14.6%。其中山東庫存環比減少9.94萬噸,降幅3.44% ,陜西庫存環比減少11.61萬噸,降幅5.34%,其他地區庫存環比減少10.44萬噸,降幅3.57%。
MySteel我的農產品網712.42萬噸,環比減少29.34萬噸,降幅3.96%。較本季庫存峰值833.85萬噸的出庫進度為14.56%,去年同期出庫進度約為18.6%。山東庫存比55.43%,陜西49.62%、甘肅61.95%、山西35.48%,遼寧58.51,河南41.65%。
二、 產銷區行情追蹤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市場拿貨人數有所減少。而由于上周末雨雪天氣帶來的交通不便,部分西北貨源近日存在集中到貨的情況。關注市場的成交與春節假期間是否能充分的消費掉上述庫存。
三、 后期行情展望
當下市場對于后期消費的預期可能存在過度樂觀。
臨近春節這一最重要的消費節日,蘋果出庫、銷區成交理應出現明顯提振,然而當下的出庫節奏、銷區成交情況的實際兌現尚且不及往年。且本輪疫情感染高峰的影響有較大可能持續至春節后,我們對春節消費預期較為悲觀。
前文已經介紹過,當下春節節日備貨對禮盒裝與低價果農貨提振較為明顯,而上述兩類貨源與期貨市場大致對應的80#一二級貨源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在前期報告中已經介紹過,本季庫存中大果、好果比例相對較高,春節節日對出庫進度的提振可能掩蓋了對應期貨市場貨源的走貨問題。在春節消化禮盒裝、低價貨源的同時,留給高價好貨的銷售窗口也正在流逝。
若春節的消費提振兌現不及目前的樂觀預期(去庫、消費預期分析可見年報《逝者如斯夫-蘋果還能等到復蘇的機會嗎?》),后市將面對明顯更高的庫存與降價壓力。在春節消費問題以外,2023年如何提升居民消費信心,拉動國內消費依舊是經濟工作的首要問題。
此外,隨著大棚等科技的發展,時令水果的上市時間日漸提早。05合約對應的后期消費面對的替代品競爭或進一步加大,可能重蹈2022年夏季以來蘋果消費被西瓜等時令水果大幅擠壓的覆轍。作為平價水果,消費不旺時蘋果總是需要通過降價來完成促銷、清庫的工作。
對于后期出庫進度的把控,我們可以參考庫存數據較為接近的上一產季,從圖表2中不難發現上一產季夏季前較理想的出庫進度源于山東以外產區在節后至5月前間的積極順價銷售,最終也帶來了小幅的漲價空間(圖表6)。我們需要關注本季的蘋果庫存會否受高價的拖累,最終需要高開低走完成促銷。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