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實習生郎佩冉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召開的首都檢察版“接訴即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首都檢察版“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建立一年以來,在推動檢察辦案由個案辦理向類案辦理轉變,并向溯源治理、系統治理不斷延伸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年8月,北京市委深改委“接訴即辦”改革領導小組進一步審議通過《關于檢察監督融入接訴即辦改革深化首都檢察版“接訴即辦”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據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藍向東介紹,2022年6月,北京市檢察院與市政務服務局建立“檢察+熱線”合作機制,在市檢察院與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數據共享的基礎上,全市各區檢察院突出區域特色,與本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如朝陽區檢察院立足接收民生數據體量較大的實際,制定了規范辦理“接訴即辦”工作的意見,確保“單單有回復、件件有落實”;豐臺區檢察院制定《關于做好“兩個平臺”線索相關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規范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據導入檢察監督線索管理平臺的流程,在確保群眾訴求派單即收即復、“接訴即辦”的基礎上,規范管理使用民生數據信息等。與此同時,北京全市檢察機關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的涉法涉訴熱點高頻問題,找準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問題背后的規律性特征,靶向開展覆蓋“四大檢察”的30余項“小專項”監督,提升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精準性、實效性。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首都檢察版“接訴即辦”工作效能,《工作方案》在總結一年成果的基礎上,確定了四項基本工作內容,包括履行刑事檢察職能,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深挖詐騙醫保基金、“假官司”套取住房公積金等涉財產類監督線索,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銷假銷劣等專項監督工作,推動全鏈條整治;立足民事檢察職能,依托熱線拓寬監督線索來源渠道,加大對殘疾人維權、農民工討薪、婦女權益保障等困難群體支持起訴力度;立足行政檢察職能,聚焦群眾高頻反映問題助力執法部門依法行政,助力規范市場主體從業行為,助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以有效保護公益為目標履行監督職責,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督促協同推進綜合治理的作用,凝聚多方共治力量,提升多元主體共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