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潔 徐偉倫
第二屆“北京榜樣·最美法律服務人”評選結果于8月30日下午正式出爐。經過初審、復審和綜審等嚴格程序,最終選出的20名“最美公共法律服務人”基本覆蓋了司法行政系統的各行業、各領域,是法律服務工作者中的優秀代表。
據北京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張衛東介紹,“北京榜樣·最美法律服務人”是由北京市司法局與首都精神文明辦聯合舉辦的大型人物榜樣選樹活動,作為“北京榜樣”的子品牌,每兩年舉辦一次,2023年是此項活動的第二屆。此次選出的20位“最美法律服務人”,是從全系統2000余名公務員、5萬多名律師、4萬多名人民調解員、400多名公證員、1000余名司法鑒定人、300余家司法所中,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他們中有第一位代表中國在WTO出庭辯論,講好中國涉外法治故事的彭俊律師;有主動請纓,帶領團隊努力打造回天地區“家門口的公證處”的公證員韓慧;有立足司法所,創建青少年普法品牌“法郁芳華”的林琳;有編寫了內地首部《緊急仲裁員決定自查清單》,服務首都營商環境法治化的90后新青年,北京仲裁委尹通;有參與發布了首個數據恢復技術國家標準,首個電子數據鑒定部頒規范,以及多項大案要案司法鑒定行業專家張羽;有始終堅持小切口立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完成了《接訴即辦工作條例》等多項涉及民生領域的立法項目的機關干部孫秀榮等,他們用實際行動賦予“最美”更加溫暖和深沉的內涵,讓系統全體黨員干部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不斷激發干事創新動力。
【資料圖】
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馬燕介紹說,近年來,北京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充分,服務網絡不斷健全,全市共有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機構、仲裁機構、法律援助機構、調解組織等各類法律服務機構1.1萬余個,法律服務人員9.5萬余人。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深度融合,形成了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其間,法律服務隊伍專業能力日益精湛,人才優勢凸顯,公共法律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顯著提升。據統計,近三年,北京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法律服務365萬次,群眾滿意率保持在95%以上。
下一步,北京司法行政系統將充分發揮“最美法律服務人”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典型+普法”的方式,組織本屆“最美法律服務人”持續開展進機關、進企業、進工地等“八進”活動,讓廣大群眾真實感受到司法為民的溫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附:第二屆“北京榜樣·最美法律服務人”名單
王永恒 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街道司法所
車 瑩 北京市朝陽區法律援助中心
劉嘉嘉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街道司法所、羊坊店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
林 琳 北京市海淀區曙光街道司法所
唐惠子 北京市大興區司法局行政應訴科
李莎莎 北京市門頭溝區法律援助中心
鄭小磊 北京市通州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
吳 姣 北京市順義區重大合同審核備案中心
王艷麗 北京市平谷區司法局依法行政與監督科
彭 俊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
張雪梅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
武麗君 北京謙君律師事務所
孫煥文 北京論法律師事務所
韓 慧 北京市長安公證處回天分部
陳 燕 北京市方圓公證處
尹 通 北京仲裁委員會辦公室業務拓展處(國際案件處)
張 羽 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
彭利軍 首都版權協會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孫秀榮 北京市司法局立法四處
祖玉凡 北京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