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2日下午,由廣東省東莞市司法局長安分局、長安鎮法學會、鎮委人才辦、共青團長安鎮委員會主辦,鎮人社分局協辦的長安鎮第二屆“奉法杯”政法院校辯論錦標賽決賽在長安鎮圖書館文化學堂圓滿落下帷幕。鎮司法分局局長、鎮法學會副會長王慶秋,鎮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羅婉秋,團鎮委副書記麥振峰,鎮法律服務所副所長、鎮法學會秘書長麥杰超觀看比賽,并為獲獎隊伍和選手頒獎。
為提高活動舉辦質量,長安司法分局、團鎮委、鎮法學會等主辦單位積極溝通協調,細化完善活動方案,選派專人跟進,切實改變了傳統的法治宣傳模式,有效提高了法治宣傳社會影響力。
今年的決賽現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設了公開觀眾報名的環節,積極響應群眾呼聲,歡迎各大中小學生和社會人士觀看比賽。廣大觀眾朋友通過辯論賽體驗了一番精彩刺激的思辨風暴,更通過辯題的討論增進了對法律知識和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
長安鎮司法分局局長、法學會副會長王慶秋向參賽學生和觀眾介紹長安鎮的基本情況,希望通過比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高校法律人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希望能夠以寓教于樂的理念提升長安鎮法治建設工作的群眾知曉度、參與度,增強基層群眾的法治獲得感,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本次比賽采取小組對抗賽形式,分為開篇立論、交替秩序與申論陳詞、自由辯論、總結陳詞四個部分,設置了趣味的辯題,如“算法推薦屬于技術中立/幫助侵權”“當今中國,拐賣婦女兒童應該/不應該買賣同罪”“主播侵犯版權,直播平臺應當/不應當適用避風港原則免責”“好撒瑪利亞人法( 保護施救者權益的法律條文)的立法精神能/不能鼓勵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人生規劃應該/不應該遵循社會時鐘的概念”和“輿情反轉是社會理性/非理性的現象”等。
本次政法院校辯論錦標賽主要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高校政法專業大學生,吸引了華南理工大學、東莞理工學院法社學院、廣州大學、東莞城市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暨南大學珠海校區、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和廣州華立學院共13所大學(學院)派員組隊參賽。13支參賽隊伍通過線上線下形式,歷經初賽、半決賽和決賽的激烈角逐,奉獻了精彩紛呈的法治文化盛宴。
最終比賽由東莞城市學院獲得冠軍,廣州大學獲得亞軍,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獲得季軍,暨南大學珠海校區、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獲得殿軍,廣州大學的夏星宇獲得全程最佳辯手。
賽后長安鎮法學會理事、本次比賽的評審侯斯敏接受采訪表示,非常驚訝現在大學生知識儲備如此之高。深刻的體會到他們之間并非競爭,更多是在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他們這種質詢,都能夠直擊要害,而被質詢方都能夠穩住自己的持方而又能自圓其說。長安鎮法學會理事、本次比賽的評審麥笑節表示通過比賽能看到大學生素質非常的高,他們的法學知識非常扎實。院校共建的方式能夠為當地的法治建設還有法治宣傳增添更多的渠道,也大大豐富了人才培養途徑。全程最佳辯手夏星宇表示,這次法律主題的辯論賽比較偏專業,跟平時比賽題目不太一樣,題目很新鮮,而且評委的構成來源相比校園辯論更豐富。
為加深參賽隊員對長安鎮的認識,8月21日上午,長安司法分局組織參賽隊員參觀了小天才公司研發總部、長安鎮政務服務中心、網格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社區矯正中心,讓參賽隊員充分了解長安鎮工業發展歷程以及便民服務、社會治理和司法行政等工作情況,隨后,參賽隊員熱情洋溢地參加了由長安人社分局召開的人才政策宣講會,宣講員向參賽隊員詳細介紹了長安鎮重才愛才人才激勵政策以及 “人才是第一資源”戰略理念,并對長安鎮經濟發展、人文環境及未來前景,以及人才引進是長安鎮黨委及政府工作重點作了全面講述,進一步促進參賽隊員對長安鎮的興趣和憧憬。(張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