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艷 見習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魏素娟
7月25日至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在南寧召開。在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黃海龍向會議報告了全區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
記者獲悉,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廣西法院共受理一審環境資源類案件38685件,審結36924件,用最嚴格的司法保護八桂大地的生態環境,為生態文明強區建設提供了堅實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廣西法院加強巡回審判保護野生動物的經驗做法被寫入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黃海龍介紹,廣西法院聚焦壯美廣西建設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重點流域區域系統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通過司法裁判助推高質量發展、回應民生關切,讓人民群眾環境司法獲得感更加可觸可感可見。
廣西法院堅持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工作難題,持續深化環境司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專門化環境資源審判組織和裁判規則體系,加強專門化審判組織體系建設,推進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改革,不斷完善司法裁判規則,推陳出新審判執行方式,推動環境資源審判理念、機制、規則、模式現代化轉型。
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廣西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司法能力水平,加強隊伍建設,擴大公眾參與,強化法治宣傳,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環境司法需求中彰顯司法擔當。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全區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報告,充分體現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對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有力支持和監督,更是對全區法院的有力鞭策。”黃海龍表示,廣西法院將奮力推進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廣西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為美麗廣西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