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法治時評
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營造健康安全網絡環境,近日,中央網信辦決定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中特別指出要關注新技術新應用風險問題,如對“AI換臉”等技術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圖片視頻等,要予以重點整治。
暑期一般是未成年人上網用網的高峰時段,結束緊張學習狀態的學生,用于上網休閑娛樂的時間會明顯增多,這也讓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可乘之機。特別是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在侵害未成年人網絡權益時也會“趕時髦”、玩新花樣,如利用AI技術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圖片視頻,利用所謂“閱后即焚”的密聊軟件誘騙未成年人提供個人信息,進而誘導其實施違法行為,或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制作發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等,讓人防不勝防。這些都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帶來更大挑戰。
如果說對于網絡詐騙等傳統侵害未成年人網絡權益的現象,監管部門、網絡平臺經過多年探索,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處置方式,那么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產生的問題,由于其形式更新,更具迷惑性,尚無成熟應對之策,更需要特別關注。此次中央網信辦將新技術新應用風險問題列入整治重點,既表明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此類隱患,并將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治理,也是在警示不法分子,不要在關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問題上動歪腦筋,更是在提醒各網絡平臺,要嚴格落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全面排查自身產品服務,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將新技術新應用可能產生的風險隱患防住、管好。
網絡空間是未成年人學習、社交、娛樂的重要空間,面對各類網絡侵權問題,只有既關注傳統問題,也密切跟蹤新動向,不斷創新治理方式方法,與時俱進織密織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才能給未成年人創造一個安全清朗的上網環境,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