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見習記者 劉琳 李全一
5月10日,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漕河鎮大廠村一位村民發現無法正常灌溉自家耕地,第一時間撥打3218590熱線求助,值班人員隨即調度大廠村所在管區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查看,并通知水利站工作人員查找原因。一小時內,維修人員成功排查出原因并更換了破損管道,讓村民順利地為自家耕地澆上了水。
近年來,漕河鎮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導向,按照兗州區“一鎮街一品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要求,開通服務新渠道——“漕”我說熱線3218590,不斷拓寬群眾訴求反饋渠道。
圖為3218590熱線接線室
3218590熱線諧音“一撥我就靈”,背后蘊藏的是讓轄區村民“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煩事不出鎮、有事撥熱線、熱線幫您辦”的服務初衷。為此,漕河鎮成立專人專線閉環辦理工作專班,建立接線員、轉辦員、督辦員隊伍,構建了為民服務新渠道,全天在線、接訴即辦、限時辦結、定期回訪,形成了與12345政務熱線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為民服務新模式。
此外,漕河鎮還在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建起了“和為貴”群眾會客廳。漕河鎮黨委書記徐晉介紹說,“在會客廳,我們建立了一位班子成員、一位副科級干部、一位法律顧問、一位派出所民警、一位熱線專線員的‘五個一’坐班等制度,突出群眾接待、法律咨詢、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民事代辦5項服務功能,實現了‘和為貴’中心‘百事通’、基層治理‘一網通’、便民服務‘如意通’。”
圖為漕河鎮“和為貴”群眾會客廳“五個一”坐班制度等標牌
社會穩定辦公室副主任徐芳對會客廳難事一起辦、急事盡快辦的案例如數家珍,“我們鎮一名群眾在公司意外事故中受傷,與公司就賠償問題多次協商無果。其家屬來到群眾會客廳求助,在金牌調解員和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僅用3天時間就解決了10萬元的賠償金。”
截至目前,漕河鎮接待群眾370余人次,化解各類矛盾10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