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通訊員 黃國暢 胡煦劼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點贊了我們執行的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等重大任務,展現了中國航天鮮明的開放性,這些任務都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不久前,在天舟六號任務中,中學生代表齊聚文昌航天發射場,聆聽航天講師榮崢傑帶來題為《奮進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 共筑人類航天命運共同體》的青春大課。
生動的講解,鮮活的細節,精彩的故事,為學生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思政課。
講好中國航天故事,傳播中國航天聲音,推動中國航天事業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近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充分發揮資源、人才優勢,積極與中央網信辦等平臺合作,強強聯合推出以空間站建造、北斗補網等“國字號”航天發射任務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用中國航天偉大成就、偉大事跡、偉大精神,為廣大青少年播撒仰望星空、飛天逐夢的精神火種,激發青少年弘揚航天精神、投身航天事業的熱情動力。
“‘大思政課’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時代的課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人力資源部主任表示,中國航天事業是探索浩瀚宇宙的新長征,記錄著我國科技發展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在“大思政課”中用好用活這一生動教材,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科技報國、奉獻國家。
2017年,長征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因發動機故障發射失利,文昌航天人歷經了長時間的臥薪嘗膽、厲兵秣馬,終于實現長征五號火箭復飛成功、走向成熟;2020年6月15日晚,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在即,卻突發產品技術問題。關鍵時刻,超過半數是黨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加注分隊扛起泄出火箭常規推進劑的重任,成功完成西昌發射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燃料泄出,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號星座部署……
思政課中,該中心注重從小故事展現“大精神”,從小切口詮釋“大道理”,在講述航天人自己的故事中持續增強“大思政課”的感染力。同時,他們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充分挖掘中國航天“富礦”,堅持“火箭一發一發升空、衛星一顆一顆上天,宣傳報道一波一波迭次推出”,在發射任務中講好講活航天“大思政課”,切實發揮好航天資源的育人作用。
后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堅持守正創新,運用好新平臺新技術,讓有意義的“大思政課”更有意思,鼓舞點燃更多青少年的航天夢、科技夢,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祖國航天事業,為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凝聚磅礴力量。
攝影:黃國暢 胡煦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