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來臨之際,北京金融法院于當天召開投資者保護案件審理情況及典型案例的新聞通報會。記者獲悉,在北京金融法院受理的涉投資者保護案件中,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案件占比較高,且收案量呈連年增長趨勢。對此,該院通過打造“雙軌雙平臺”、開展多元解紛、推進金融法治協同機制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優化群體性金融糾紛解決機制,便利廣大中小投資者維權,并將金融審判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據了解,北京金融法院自2021年3月18日成立到2023年3月31日,共受理案件16289件,其中涉投資者保護相關民商事、行政和執行案件7651件,占全院總收案數的47%。在受理的涉投資者保護案件中,有5911件屬于證券虛假陳述糾紛,此類案件中的原告為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既有法人,也有自然人,其中以中小投資者居多,群體性較強。此外,涉投資者保護案件中,金融機構未盡適當性義務,損害投資者權益的行為也占有一定數量。
針對涉投資者保護案件呈現出的主要特點,北京金融法院牢固樹立傾斜保護金融消費者和中小投資者理念,在審判機制建設、司法能力提升、訴訟服務和司法職能延伸等方面共同發力,努力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落到實處。面對金融領域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該院充分發揮金融法律專家的智庫作用,努力提升法律適用的正確性,以裁判樹規則,引領市場導向。
為優化群體性金融糾紛解決機制,北京金融法院打造了由“代表人訴訟機制”“示范判決機制”和“代表人訴訟在線平臺”和“示范判決服務平臺”組成的“雙軌雙平臺”模式,發揮示范案件的引領作用,推動平行案件直接適用示范案件標準高效審結,同時引導眾多當事人通過運用該平臺在線上主張權利、查詢信息等,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維權。截至目前,“雙軌雙平臺”模式已為6000余名中小投資者在線訴訟提供了便利。
據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艷紅介紹,在投資者保護工作中,該院通過一站式訴訟服務平臺建設,已實現了100%的電子送達覆蓋率和電子卷宗生成率,努力提升訴訟主體的司法體驗感。此外,北京金融法院通過建立“金融服務專線”,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調解組織等金融管理主體進行對接,積極響應相關單位訴源治理需求;與“一行兩會一局”、金融基礎設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多家單位開展合作,搭建國家級金融法治協同平臺;打造金融司法指導中心暨中小投資者、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站,為投資者提供特色司法公益服務,以公正高效和專業化的金融審判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