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環境產業逐漸進入成熟期,面臨存量升級的增長瓶頸,急需通過創新發展打造二次增長曲線。
(相關資料圖)
如何打造這一增長曲線,在后疫情時代迎來新的發展,是業內所關注的話題。3月1日,自2013年起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每年于兩會前夕舉行的“環境企業家見面會”,也將此作為今年的主題。
“如何克服環境產業的‘低毛利陷阱’,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是環境產業面臨的重要課題。”環境商會會長、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指出,聚焦當下,要重點關注環境產業的“低毛利陷阱”。根據上市公司相關統計數據,相較于“十三五”時期毛利率的穩定水平,“十四五”期間環境產業平均毛利率持續下滑,而2021年至2022年這一趨勢仍未明顯好轉。“毛利率下滑受到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及行業同質化競爭影響,但也是行業競爭力減弱的明顯標志,這里有比較復雜的原因,但具體來講,實際上體現了整個商業模式在收費機制上遇到挑戰。”
李其林同時提醒,環境產業的競爭格局正在重塑。隨著“十三五”和三年疫情的結束,環境產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方面存量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行業“洗牌”的趨勢更加明顯;另一方面具有較強資金實力、資本運作能力的大型央企、國企進入市場并成為業內重大項目的推動主力。截至目前,央企已有近半數企業布局生態環保產業,20多家省級環保集團相繼成立。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以及剛上市的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怎樣做好市場,是當下環境產業面臨的又一新課題。
此外,環境產業與資本助力的關系也值得關注。“產業與資本,是經濟體系發展的兩翼。環保項目普遍存在建設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較大、投資回報較長等問題,一直存在融資相對較難的問題。”李其林說,在債權融資方面,近年來大力倡導的綠色金融,最近興起的公募REITs等新型融資工具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仍不足以彌補金融周期、國企民企差異對環境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在股權市場方面,環境上市公司的市值從2018年以來一直處于低位徘徊區域,主流環境企業近年來的漲幅相交其他戰略新興產業仍然處于低位。
盡管環境產業面臨諸多挑戰,許多問題也尚待解決,但在李其林看來,環境產業的未來也面臨諸多發展機遇。
一是經濟復蘇帶動的機遇。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疊加黨的二十大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優勢再次顯現,投資環境消費秩序逐步積善,市場預期和信心更加平穩,加之政策支持效果持續顯現,未來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環境治理依然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應有之義。年初以來,全國各地掀起搶抓經濟發展的熱潮,一大批重大項目開始推進實施,作為綠色新基建組成部分的環境產業必定獸醫,這是環境產業再次增量擴容的機會,所以抓住這一次經濟復蘇的投資機會,也是我們環保產業面臨的一個新的機遇。
二是環境政策驅動的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在傳統環境業務趨于穩定發展的背景下,生態環境保護向著全過程減污降碳和清潔生產延伸,這就極大擴展了環境產業的內涵。“從環境治理在市政、工業和農村的幾個領域來看,當前市政領域環境治理已逐步實現專業化、標準化,尤其在大宗城市,在局部區域需求以及提質增效方面還有待強化,這是傳統板塊要做的事情,但在工業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治理方面,市場空間尚未充分打開,同時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仍需我們重點關注。”李其林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雙碳背景下,在新業務的探索方面,環保加新能源、環保加低碳節能,環保加新材料、環保加資源化,已經成為40多家環境上市公司的新選擇,部分公司的市值和業績也得到明顯改善,在李其林看來,“這可能是我們第二大機會”。
三是環境要素整合帶來的機會。“所謂的要素就是我們辦企業最需要的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市場等,在現階段環保產業正在由過去的拼資本、拼技術、拼商業模式、拼政府關系的時代逐步過渡到拼綜合解決方案的時代。”李其林說,隨著央企國企帶動的行政區域和行業市場的整合浪潮,以及區域環境質量和工業清潔生產的更高需求,圍繞“一企、一園、一城”的綜合環境治理需求愈加明顯。龍頭企業整合市場,制定商業模式;科技企業專注創新,協助提升盈利能力;運營企業數字化賦能,提質增效;金融企業投資創新溢價,投資資產增值。這種多元協同合作,可能是未來環境產業再次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場景。
“2023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第一個經濟年份,時代需求、格局重塑,發展模式創新、新舊動能轉換是所有產業面臨的課題和使命。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我們要把握發展大勢,堅定信心,共創合作共贏的行業發展格局。”李其林說。
參加這次見面會的還有環境商會副會長、瀚藍環境總裁金鐸,環境商會副會長、雪浪環境董事長胡建民,大禹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佳元,首鋼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興業銀行原首席策略師喬永遠等。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主持了見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