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凡超
記者5日從公安部獲悉,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深入組織開展 “昆侖2022”專項行動,向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廣泛關注的突出違法犯罪發起強大攻勢。截至2022年11月底,共偵破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8萬起,抓獲一大批違法犯罪嫌疑人,全要素、全環節、全鏈條偵辦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毀了一批犯罪窩點,斬斷了一批犯罪鏈條,整治了一批重點領域,有力打擊遏制了相關違法犯罪活動。
聚焦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緊緊圍繞肉制品、食用油、調味品、酒水飲料、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等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突出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農獸藥等犯罪,以及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方式制售偽劣食品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非法占用農用地等危害糧食安全的犯罪活動。
聚焦群眾醫療用藥安全,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重點針對急救類、心血管類、抗癌類藥品和老百姓日常用量大的感冒類、風濕類藥品以及醫療器械、美容產品等重點領域,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制售假藥劣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醫用器材、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等犯罪活動,組織開展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劣藥犯罪重點攻堅專項工作。同時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打擊、嚴密防范制售假劣新冠藥品、口罩、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嚴密防范各類制售假劣防疫保供物資犯罪,切實服務疫情防控大局。
聚焦維護群眾和企業合法權益,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假冒犯罪,切實加大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婦女兒童用品、家用電器、汽車配件、建筑材料等事關群眾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重點領域侵權假冒犯罪。
聚焦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全國公安機關食藥偵部門將打擊矛頭指向污染環境、非法采礦等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特別是對涉及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東北黑土區、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的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以及涉及洋垃圾、進口固體廢物、醫療廢棄物污染環境、“洗洞”盜采金礦等重點領域犯罪行為,深挖徹查犯罪鏈條,依法嚴懲相關犯罪,積極推動源頭治理。深入組織開展為期三年打擊涉野生動物犯罪專項行動,會同相關行政部門,部署開展打擊破壞古樹名木專項整治行動,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清風”“網盾”行動,先后偵破一批大要案件,有力推動了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積極服務促進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