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到四川資陽的距離是1800公里,相隔千山萬水,但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讓距離變得不再遙遠。
5月7日,對于泗陽縣來安街道謝某權一家人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泗陽警方和資陽警方的共同努力下,謝某權終于找到了走失26年的兒子,跨越空間和時間,一家人在泗陽相聚了。
當天9時30分,在泗陽縣公安局門口,謝某權一家人早早地就在此等候。距離上一次牽到兒子的手,已經過去了整整26年。一家人相聚后,緊緊地抱在一起,淚流滿面,夫妻倆給兩地民警送上錦旗,感謝民警讓他們一家人團聚。
謝某權清楚記得,在1995年農歷正月十七晚上,他從云南的岳母家返回泗陽,在經過成都站轉車時,與五歲大的兒子謝某江走散。為了尋找兒子,謝某權在成都呆了一個多月,可都杳無音信,多年來,夫妻倆嘗試各種方法尋找。
20多年來,兒子走失是謝某權夫妻心中難以抹去的痛,他們經常關注并參與《真情》《等著我》等節目的尋親網站,但始終沒有消息,夫妻倆常常以淚洗面,在夢中與兒子相見。
后來,謝某權到公安機關報了案,并采集了血樣,加入了DNA庫。2020年,生活在四川的謝某江的養父病逝了,臨終前告訴了他的身世,告訴他,要去尋找他自己的生父,后來謝某江主動到四川公安機關采集了血樣。
公安部在2021年部署開展“團圓”行動,泗陽警方重點查找失蹤被拐兒童,在“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中有了重大發現:四川省資陽市一名為溫某的成年男子,疑似謝某江。于是立即和四川警方進行聯系。
經過兩地警方通力協作,反復復核和確認,四川31歲的溫某才正是謝某權走失26年的兒子謝某江。如今,夫妻倆終于結束了26年的等待和尋找,迫不及待地帶兒子回泗陽老家。此次認親之行,謝某江的養母也從四川來到泗陽,一同見證養子與生父母相認。謝某江的生母陳某珍激動地說:“心里好高興,就巴不得找到他,希望他在世上過得好好的,就心安理得了。”謝某江的養母李素華也動情地說:“當時他太小了,也不敢告訴他,怕他心里有負擔,現在和他親生父母相認了,我也非常滿意。”
謝某權把兒子小時候的照片、銀鎖還有衣服,一一拿給謝某江看,幫助他尋找曾經丟失的記憶。謝某江認真地在記憶里搜尋,總感覺是經歷過,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經歷過,宛如在夢境。
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幾十人都前來道喜祝賀。中午時分,謝某權家準備好了豐盛的飯菜,一家人在26年后,終于吃上了團圓飯。
謝某江說,他打算在泗陽生活一陣子,尋找兒時的記憶。對于以后的生活,肯定是兩邊跑,兩邊都要照看,一邊是給予生命,一邊是養育之恩,一定會孝敬好兩地父母。
泗陽警方提示:希望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疑似被拐兒童線索,協助公安機關查找被拐、失蹤的兒童。同時,請被拐、失蹤兒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信息,以及接受免費的信息采集工作,讓失散的親人能夠早日團聚。(劉林 陳宇 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