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山東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簡稱“無疫省”)建設取得關鍵性進展!近日,全國動物衛生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辦公室派出專家組對山東“無疫省”建設開展現場評估。7月6日上午,專家組在濟南宣布現場評估通過,這標志著我省“無疫省”建設即將圓滿完成創建目標,邁入維護運行新階段。我省將成為首個全省域通過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雙病”無疫區的省份。
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而做好動物疫病防控,既是畜牧產業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東是畜牧業大省,多年來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肉蛋奶總產量1559萬噸,畜牧業總產值2904億元,畜禽養殖、飼料獸藥、屠宰加工等一二三產達萬億規模,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對于動物疫病防控這項工作,山東常抓不懈,創新手段,努力走在全國前列。
早在2016年,膠東半島免疫無口蹄疫區和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通過了評估,正式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個建成免疫無口蹄疫區和免疫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兩種重大動物疫病的無疫區。2019年,山東啟動“無疫省”建設,提出膠東半島無疫區持續維持無疫狀況,膠東半島無疫區以外的全部行政區域達到國家規定的免疫無口蹄疫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標準,力爭2021年通過省級自我評估、2022年通過國家評估。全省非洲豬瘟等其他動物疫病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三年多來,山東將“無疫省”建設作為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從嚴落實各項要求,持續規范監管服務,全面提升動物疫病防控水平。全省共建成獸醫實驗室138個、設置檢疫申報點1908處、配備獸醫8000多名,在全國率先推行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創建無疫小區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連續兩年在農業農村部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構建起動物疫病區域化防控“山東模式”,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專家組對近年來山東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別是“無疫省”建設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從地理條件、硬件設施、制度規范、風險管控、人員隊伍、落實執行等各方面看,山東“無疫省”建設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要求,總體起點高、力度大、標準嚴,走在全國前列。
基礎扎實、成效突出,動物疫病防控仍要狠抓不放。今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健全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切實增強人畜共患病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意見》,進一步補齊動物防疫短板,健全功能完善、標準規范、科學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切實增強人畜共患病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下一步,山東將對照專家組反饋的問題迅速全面落實整改,統籌當下改與長久立,著力舉一反三構建長效機制,切實筑牢動物疫病防線,確保高標準管理、高水平運行,擦亮“無疫省”金字招牌,不斷增強穩產穩供保障力,提升高質量發展競爭力,增強齊魯畜牧公信力,為打造全國現代畜牧業齊魯樣板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