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編制的《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新黃河記者梳理獲悉,按照《方案》,2022年,山東力爭省級獨角獸企業達3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直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2萬家以上,新培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20家以上,力爭年內培育民營上市公司25家以上。
《方案》提出,山東將開展龍頭企業“掛帥出征”引領行動。加快打造3-5條龍頭企業引領的世界級產業鏈。圍繞省“十強”產業特別是10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的企業,發布年度“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研究制定對上榜企業家在醫療、交通等領域提供專項服務的細則,提升民營企業家的榮譽感、獲得感和社會影響力。
山東將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激發涌現行動。2022年,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重點“小巨人”達到150家、50家左右,確保走在全國前列,力爭成為排頭兵;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達到400家、200家和3家以上。
開展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萬家。選取2-3個高水平創新創業基地作為載體,促進更多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在我省落地孵化。
開展產業生態創新行動。重點圍繞10條左右標志性產業鏈,聚焦缺失和薄弱環節,實施“一鏈一制”“一鏈一策”。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工程,推動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對接合作、配套協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新培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20家以上。
開展“云端遷移”數字化轉型行動。開展“數字蝶變”活動,對接服務中小企業20萬家以上,直接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2萬家以上。開發適用于中小企業設計、生產、實驗、使用、保障、交易、服務等全流程的工業互聯網APP,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工業APP 2萬個以上。
開展“山東制造網行天下·拓展年”行動。圍繞機械加工、紡織服裝等優勢行業,打造“超級工業城”,組織100家以上省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的采購端入駐,開展線上線下采銷對接。甄選1000家以上企業的拳頭產品開展“千店千品”形象提升活動,受眾流量要平均提升30%以上,產品銷量提升20%以上。
開展民營經濟全生命周期服務行動。打造山東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推行惠企政策“一鍵直達”手機端,加快推進納稅、用電等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對市場主體進行“立體畫像”,實現“策”“企”精準匹配、精準落實。
開展“三位一體”資本賦能行動。開展“齊魯企舞”資本助企活動,組織產業投資路演20場次以上,各市與相關行業100場以上。開展“梯次上市”轉板育企活動,大力推動民營企業到滬深京交易所上市,力爭年內培育民營上市公司25家以上。
《方案》還指出,要開展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攻堅行動。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執行期限,再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至2022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通過技改貼息、社保補貼、穩崗返還等方式,對生產經營暫時面臨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企業按規定給予支持。同時,開展環境優化行動,鼓勵有條件的市探索開展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評價,建立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支撐體系;新創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10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