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菜市場有很多平價菜,今天買的白蘿卜每斤1元、小白菜每斤1.5元,還很新鮮!”1月22日上午,在海口市龍華區金茂文華農貿市場,海口市民鄭女士指著攤位上的平價菜說:“去年下半年以來,明顯感受到菜價下降,‘菜籃子’越拎越輕了!”
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金茂文華農貿市場負責人介紹,自去年11月開始,由海口菜籃子集團向該市場供應22種基本蔬菜,讓市民吃上平價菜。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省開展平價菜保供惠民行動,“15+N”種基本蔬菜價格顯著下降,其中15個可比品種平均價格降幅全國居首。
海南日報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1年全年,我省采取多項強有力的保供穩價措施,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總體回落,豬肉、蔬菜零售價格同比下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全國排名居后,物價水平得到有效穩控。
抓生產,保供應。去年以來,我省落實常年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量,穩步推進常年蔬菜基地建設,全省現有常年蔬菜基地共15.3萬畝。同時,大力推進蔬菜大棚建設,提高夏秋季蔬菜特別是葉類菜生產能力,逐漸提高本地蔬菜產量。大力推進蔬菜價格指數保險,目前18個市縣均制定了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方案,并大力推進基地參加保險。
暢流通,降成本。我省積極推進公益性批發市場和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免費給蔬菜種植戶提供銷售攤位,為種植基地和周邊零散種植戶提供銷售平臺。大力推進平價網點建設,逐步提高平價菜的市場比例,發揮平抑市場價格的作用。推廣“基地+互聯網平臺+直銷”模式,促進產銷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外地菜進島合作機制。強化與云南、廣西產銷對接,確保外地菜供應,提高島外蔬菜進島數量,保障省內市場需求等。
此外,我省還通過壓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積極推進平價蔬菜保供惠民行動工作、建立政府主導調控平臺、健全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增加“菜籃子”產品應急儲備、加強對市縣的考核和督導、做好民生兜底工作等多項舉措,對“菜籃子”進行保供穩價。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做好今年春天特別是春節期間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強化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完善“菜籃子”價格排名通報和基本蔬菜品種價格區間管理制度;推進常年蔬菜基地規模化、設施化建設,提高大棚蔬菜基地面積,強化基地管理和種植水平,提高本地蔬菜自給率;加大公益性市場、平價銷售網點建設,促進產銷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高重大節日、災害性天氣、各種突發事件期間的調控力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記者傅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