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3日訊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記者從山東省科技廳獲悉,山東省共31個項目獲獎,其中山東省單位或個人牽頭完成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11項,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四位(北京66項、上海21項、浙江18項)。
山東省單位或個人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的11個項目中,包含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
比如,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張福仁、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學軍等人完成的《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蘋果優質高效育種技術創建及新品種培育與應用》《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創制腐植酸環境材料及其應用》《復雜環境深部工程災變模擬試驗裝備與關鍵技術及應用》等4個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海參功效成分解析與精深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高性能木材化學漿綠色制備與高值利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6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山東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20項,包含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7項。其中,山東煙臺金泰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山東獲獎項目看,獲獎成果技術領域更寬泛,覆蓋電子信息、醫療衛生、高端裝備、資源與環境、農業、交通、建筑等多個領域,在傳統優勢領域保持領先的基礎上,電子信息和海工裝備等技術領域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