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大爺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被緊急送往萬州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救治。不料,禍不單行,搶救過程中,還發現老人食管與氣管交界處被異物卡住。雙重考驗下,重癥醫學科、消化內科等科室通力協作,目前,張大爺轉危為安,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據了解,當天,張大爺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被緊急送進重癥醫學科,情況緊急,搶救人員立即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患者呼吸有所好轉。
“剛剛氣管插管有點困難,懷疑聲門位置有異物。”還沒來得及松口氣,負責整場搶救工作的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蘇小琴又接到搶救人員的反饋。
為進一步診斷,蘇小琴立即指揮搶救團隊對患者進行了床旁胸片考慮異物,緊急安排轉運呼吸機支持下外出完善CT檢查,結合CT報告明確為假牙,上端位于聲門上區,下端平食管起始部。
“由于假牙的形狀特殊且帶鋼絲,若鋼絲不慎劃破食道壁,會出現穿孔或食道胸腔漏,導致重度感染,如果不及時取出,這副假牙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危及生命。”消化內科主任賀勇告訴記者,鑒于該患者已經79歲高齡,又有肺氣腫、腦梗、冠心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若不能通過胃鏡取出,就要進行外科手術開胸,他的身體根本承受不起。
通過多學科合作診療,治療團隊最終確定了全身麻醉胃鏡下取異物的方案,在天津專家的遠程指揮下,順利為患者取出了異物。
“我們醫院每年收治吞咽異物的患者約七八十例,其中魚刺和棗核占多數。”賀勇提醒廣大市民,異物卡喉時有發生,尤其是老年人,吞咽感知能力弱,進食的時候一定要慢一點。如果安裝了假牙,要經常檢查假牙是否松動,在進食困難、意識有障礙等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建議取出假牙,以免不慎吞咽。為防止嬰幼兒不慎吞咽異物,家長要將細小的物品,比如紐扣電池等,放置在其觸摸不到的地方。對于卡在咽部的骨、刺等異物,不要強行撥動,以免發生損傷、出血,建議盡快送醫院處置,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記者 李成敏 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