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保潔大姐跳霹靂舞
陜西西安。今年47歲的保潔楊大姐,經常在工作間隙或休息時跳霹靂舞。
楊大姐稱霹靂舞是自學的,最喜歡跳太空步,跳舞能給人帶來快樂,同時還鍛煉身體。楊大姐表示自己跳舞受到了很多居民和同事的喜愛,會一直堅持跳下去,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
小伙工地跳霹靂舞走紅
近日,四川宜賓。凱凱在工地跳霹靂舞走紅。他說八九年前開始看視頻自學,跳舞很開心,有成就感。
小伙表示曾有粉絲要去工地拜他為師,他覺得自己不夠專業不足以教人,會一直跳下去。
延伸閱讀:80、90年代的"霹靂舞"有多流行
在當時80年代的中國也有一種舞蹈十分流行,那就是霹靂舞。
"霹靂舞"動感和節奏感非常強烈,跳起來可以盡情盡興,青年人對跳這種舞簡直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他不僅僅是一種舞蹈,更是中國80、90年代不可缺少的經典。
霹靂舞起源于美國,1949年,美國東海岸黑人歌星詹姆斯布勞德在電視上演唱自己的新歌,在演唱過程中,他自創了一段舞蹈。
沒想到這段即興的舞蹈,卻引發了大家的爭相模仿,又因其動作節奏比較快,動作比較夸張,所以就叫霹靂舞。青年們競相模仿,并在街頭進行跳舞比賽。
這種舞蹈傳到西海岸洛杉磯后,又出現了模仿木偶機器人動作的舞蹈。美國東西兩岸兩大派街頭舞蹈結合起來,深受青年們的歡迎,因這種舞蹈大都在街頭表演, 故又稱"街頭舞蹈"。從此以后,霹靂舞開始火遍了美國。成為美國年輕人的潮流必備。
1984年,美國上映了兩部有關于霹靂舞的電影,在聚光燈下,演員們把霹靂舞表演得淋漓盡致。讓人看后身臨其境,欲罷不能。隨著這些影片和電視片的發行,美國人對霹靂舞和"爆砰"舞感到很熟悉了。
并且他們在不斷的研究霹靂舞,將霹靂舞與現代文化相結合,讓他更加的符合大眾的口味,讓他能夠更廣泛的流行,變成一種時尚的潮流。雖然霹靂舞在當時的美國已經十分的流行,但是它并沒有真正的被其他國家所了解、接納。
傳入中國引發熱議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也越來越深入,正是借助文化交流的機會,霹靂舞也從美國漸漸的傳到中國。慢慢的被中國的大眾所認識了解。
80年代末,電影《霹靂舞》在中國上映,這部影片的上映可謂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熱議,電影里那些青年穿著時尚,舞蹈動作夸張,音樂節奏歡快,一時間打破了原有的人們對舞蹈的認知。
這樣的新型舞蹈很快引起了一大批中國青年的模仿,他們身穿時尚衣服,跳著快節奏的舞蹈,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這讓霹靂舞成為了當時中國年輕一代的潮流時尚,不久后《搖滾青年》上映,這部影片的上映,徹底將霹靂舞推上了巔峰,讓男主角陶金成為中國第一位霹靂舞王子。
霹靂舞王子的誕生,更加帶動了中國大眾對霹靂舞的癡迷程度,甚至模仿的人群范圍從年輕人到娛樂圈。
演員孫紅雷、導演賈樟柯、歌手沙寶亮等人也都是霹靂舞的狂熱追隨者。他們的模仿,無疑將霹靂舞推向更高層。
在當時的中國,從京津滬的發達大城市到貧窮的小縣城,只要喇叭里響起霹靂舞的音樂,人們就忍不住動起來跳上幾段。在那時大街小巷出現了無數跳霹靂舞的街頭舞王。
中國的80年代可謂是霹靂舞的巔峰時期,在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的當時,這樣的舞蹈形式確實吸引了許多的人去模仿學習。
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大家都開始學習霹靂舞,一時間,出現了很多的舞者,這些舞者的舞技高超,他們之間相互比拼,相互學習,引起了一股時尚新風潮。
霹靂舞的盛行也帶動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各種的舞蹈比賽也應運而生,吸引了許多的年輕人參加,他們滿懷的熱情與激情參加比賽,參加比賽,看比賽,也成為中國80年代年輕一代的潮流標志。
多年后演員孫紅雷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起當年自己參加比賽的時候,不僅感慨到:當年真的是全民癡迷霹靂舞,每個人聽到音樂好像或多或少的都會跳一段,每個人都是街頭舞王,自己去參加比賽內心也是很忐忑的,因為參加比賽的選手個個都很厲害,都深藏不露,自己能拿到獎也真的是沒有想到。
孫紅雷的感慨也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霹靂舞的流行程度,不可否認的是,盡管霹靂舞在當時如此的受歡迎,但還是遭到了很多老一輩人的厭煩與不認同。
他們認為霹靂舞穿著就是十分的張揚,不合適年輕人穿著,年輕人應該還穿著穩重,成熟一點。
其次就是那音樂節奏和夸張的動作也更加讓他們接受不了,他們認為只有不學無術的的年輕人才會迷戀霹靂舞,他們始終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在當時十分流行的霹靂舞文化。 作者: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