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夏糧收購政策和工作開展情況。發布會上,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池方介紹,截止到昨天下午,全省小麥收獲已基本結束,夏糧再獲豐收,打贏了糧食生產第一仗,為全年糧食生產開了個好頭、起了個好步,也為全國夏糧生產貢獻了山東力量。
圍繞今年夏糧生產,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狠抓播種質量提升。去年秋種,全省搶抓墑情普遍適宜有利時機,大力推廣以“適期、適墑、適量、適深和播后鎮壓”為主要內容的“四適一壓”播種技術,適期適墑播種麥田比例超過80%,播種質量明顯好于常年。同時,持續加大麥田管理力度,冬前壯苗比例有所提高,一、二類苗麥田達到89.5%,較常年增加5個百分點,夯實了夏糧豐收基礎。
狠抓防災減損見效。會同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特別是,今年4月13日在東阿縣首次發現小麥條銹病以來,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堅持日通報制度,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緊急行動、盡銳出擊、持續奮戰,全省累計投入資金6億多元,將小麥條銹病見病面積控制在5市、16縣,發生面積僅5016畝,有效遏制小麥條銹病發生發展;落實小麥“一噴三防”面積9104.59萬畝次,實現了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筑牢了夏糧豐收防線。同時,制定全省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儲存應急處置預案,組建1331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準備7500余臺履帶式收割機、4200余臺烘干設備、94萬余臺排水泵等,積極應對不利天氣影響,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狠抓政策措施保障。不斷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抓糧、農民種糧“兩個積極性”。在調動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方面,對完成去年糧食生產任務的市,結合年度項目安排,給予每市1000萬元激勵獎勵;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79.1億元、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7.6億元、省以上農業生產救災資金3.8億元,對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原標題:山東小麥收獲基本結束 播種質量明顯好于常年
值班主任:李歡
作者: 梁雯
責任編輯: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