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連續霸榜!全國人口流入TOP1,為何是它?

    2023-03-20 12:31:43    來源:凱風經略    

    劃重點:

    1過去兩個月,人口遷入最多的10個城市中,廣東一省就占了4個:廣州、深圳、東莞、佛山。 2與各自戶籍人口規模相比,廣西每8個人、湖南每13個人,就有一個來到了廣東。 3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公布了2022年最新人口數據,湖北、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青海、重慶等多個中西部省份人口逆勢增長。

    文|凱風


    (資料圖片)

    人口大流動,正在全面恢復。

    01

    全國每100個外出人口,15個都來到了這個省。

    百度實時遷徙地圖顯示,開年以來,廣東連續2個月霸榜全國人口熱門流入地首位,廣州蟬聯人口遷入地第一

    來源:百度遷徙

    過去兩個月,人口遷入最多的10個城市中,廣東一省就占了4個:廣州、深圳、東莞、佛山。

    2023年的這幾個月,給人最大的感受是“從早堵到晚”、“到處都是人”、“又排長隊了”,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擁抱人潮洶涌

    地鐵客流提供了更進一步的佐證。

    年后,廣州地鐵最高單日客流量迅速邁上1000萬人次大關,深圳地鐵突破800萬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地鐵客流量最高的10城(2023/3)

    比地鐵客流量更客觀的是客流強度,即每公里地鐵平均每天運輸的客流,衡量的是地繁忙程度及大眾出行的強度。

    客流強度方面,廣深更是穩居全國TOP2。

    根據《這些城市,正在瘋狂建地鐵》一文提供的數據,廣州、深圳月平均客流強度分別高達1.39、1.31萬人次/公里/天,力壓京滬,超過了許多二線省會城市的2倍以上。

    有網友調侃,廣州地鐵之擠,讓人想起了那些年流行過的名場面:《勇闖三號線》、《決戰珠江新城》、《登陸體育西》、《決戰嘉禾望崗》……

    珠江新城、體育西、嘉禾望崗,都是廣州客流量龐大的換乘樞紐,堪稱全國地鐵繁忙之最。

    一時之間,那個熟悉的廣州深圳回來了,那個充滿活力的廣東回來了。

    02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

    早在疫情之前,廣東就是每年春節“空城計”的主場,也是春節后人口大遷徙的熱門流入地。

    這種場景在疫情期間一度有所收縮,連帶廣深新增人口一度出現大幅放緩。

    如今,后疫情時代,所有限制社會流動的因素幾乎都已不復存在,人口大流動再次重回熟悉的軌道。

    外來人口蜂擁而入,這些人都來自哪里?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憑借強大的產業基礎,過去幾十年來,廣東吸引了大量來自中西部地區的年輕人口。

    根據七普數據,廣東外來人口總規模高達2962萬人,占總人口的23.5%,位居全國之首。

    廣東的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廣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貴州等省份,這些地方基本都是人口大省和勞動力輸出大省。

    其中,廣東外來人口最多的2個省份是廣西、湖南,雙雙超過500萬人。

    與各自戶籍人口規模相比,廣西每8個人、湖南每13個人,就有一個來到了廣東。

    這從最近的人口遷徙地圖也可見一斑。在廣州、深圳的人口遷入地來源中,除了廣東省內之外,最多的是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等省份。

    這些外來人口多以年輕人為主

    廣東能成為全國出生人口最多、老齡化率相對較低的省份,能成為全國財政轉移支付貢獻第一大省、養老金中央調劑貢獻第一大省,與這一點不無關系。

    03

    與省外人口涌入相比,廣東省內的跨城出行熱度之高,也遠超一般省份。

    在廣州、深圳的主要人口遷入來源地中,來自省內的人流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且多為都市圈和城市群成員。

    廣州的人口遷入來源地中,佛山、深圳、東莞、清遠、惠州占比最高;而深圳則以東莞、惠州、廣州、佛山、中山為最。

    這一格局,生動體現了粵港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廣深雙子星城的高頻互動,經濟商業的強勢反彈,以及廣深都市圈各自的“勢力范圍”

    廣州都市圈以廣州、佛山為中心,輻射肇慶、清遠等地,深圳都市圈以深圳、東莞、惠州為中心,輻射汕尾、河源等地。

    廣東5大都市圈

    在這些城市中,廣佛、深莞互動最為頻繁,而廣佛更是遙遙領先。

    原因在于,廣佛城市幾乎連成一片,且已有3條跨城地鐵貫通,而深莞之間的地鐵互通仍未落地。(參閱《擴容!中國最大的“跨市”地鐵群來了》)

    根據官方發布的報告,廣佛兩市間日均出行量174 萬人次,高于深莞20%(128 萬人次)、深惠(約為50萬人次)、珠中7%(45 萬人次)。

    當然,無論是廣佛還是深莞,都顯著高過上海與周邊地區的跨城出行量

    根據長三角跨城通勤報告,上海周邊的南通、蘇州、嘉興、無錫等地級市流入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總人數達到1.48萬人,其中蘇州的昆山、太倉和蘇州城區占了80%左右。

    這背后,除了疫情影響之外,長三角的跨城地鐵建設正在路上,蘇州11號線正與上海11號線即將無縫對接,屆時從蘇州城區到上海將有地鐵直連,跨城人流將會出現井噴。

    人流、物流、資金流,是都市圈乃至城市群一體化的最直觀體現。

    當跨城地鐵連線成網,當都市圈內的產業一體化初具規模,跨城通勤將會更為頻繁,都市圈、城市群有望真正連為一體。

    04

    這幾年,全國人口流動趨勢出現了哪些大變化?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市公布了2022年最新人口數據,湖北、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青海、重慶等多個中西部省份人口逆勢增長。

    這一波人口增長,靠的并非出生人口的貢獻,也不乏人口回流的支撐。

    重慶、湖北、安徽等地自然人口已經負增長,但總人口規模仍在膨脹,背后正是得益于人口流入的貢獻。

    這究竟是疫情導致的短期人口回流,還是長期轉化的大勢所趨?

    過去幾年,由于各種“碼”的存在,整個社會大流動不復以往,人口跨市、跨省域的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加上超大特大城市偶發疫情的存在,更多人選擇在省內就地務工,為常住人口正增長提供了支撐。

    如今,這些限制因素不復存在,人口大流動開始恢復疫情之前的狀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持續霸榜人口遷入地,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換言之,沒有疫情等因素影響,孔雀東南飛,人口向東部發達地區涌入的現象只會有增無減。

    不過,中西部并非毫無機會。

    這些年,靠著大投資大基建改善區位優勢,借助“產業西移”再造產業矩陣,通過強省會重塑強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人口回流,漸成趨勢。

    未來,“東部沿海經濟強市人口虹吸+中西部強省會人口回流”的雙重競爭格局,將會成為主流。

    關鍵詞:

    上一篇:開課不上課、課時被占用,江西省教育廳排查《紅色文化》開課情況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亚洲天堂2016|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