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央視3·15晚會上,直播間“苦情戲”騙局被曝光。據央視報道,不少解決家庭糾紛,調解家庭矛盾的直播,從情節到產品,從演員到場景,實際都是為了利用老人的同情心,兜售產品。
【資料圖】
南都記者留意到,目前,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小張說事、馬洪亮等情感主播的賬號在直播平臺已經無法搜索到。
據央視報道,“小張說事”就是老人經常關注的一個直播間,在一期直播中,在直播間背景里出現“利哥供應鏈”的招牌。利哥供應鏈公司負責人透露,利哥供應鏈主要為主播尋找合適的產品并提供場地,直播間所講的故事都是編造出來的。負責人介紹,目的就是為了騙老人買產品,主播獲利非常大,例如成本價1.2元/盒的產品,賣99元10盒,已經賣出一兩千萬盒了,主播傭金80元,也就是99元主播要掙80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利哥供應鏈主體公司利哥(臨沂)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王凱,注冊資本2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五金產品批發;日用百貨銷售;化妝品零售等,由王凱全資持股。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曾因銷售標簽不符合規定的“維生素固體飲料”,被臨沂市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55.58元和不符合規定的產品12盒,并罰款5000元。
南都記者曾走訪過位于臨沂的利哥供應鏈,供應鏈內部貨架上擺放的商品以食品、飲料為主。有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利哥供應鏈公司發源于山東聊城,前身是“聊城阿膠利哥”,目前總部位于山東臨沂。
“臨沂主播多,慢慢地供應鏈就起來了,都很成熟,很多東北、甘肅等情感主播就來臨沂帶貨。”一位在臨沂本地從事直播電商的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情感主播傭金高、來錢快,賣的保健品一般都有50%-70%的傭金。
上述業內人士透露,頭部情感主播一場直播如果賣出幾百萬元銷售額,除去包括演員費、編劇導演費等在內的成本,主播本人可以凈賺幾十萬元,“演員一天四百到六百,編導一天一千到兩千”。
據了解,近年來,監管部門、各大直播電商平臺均出手整治演戲炒作行為。
去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不得通過造謠、虛假營銷宣傳、自我打賞等方式吸引流量、炒作熱度,誘導消費者打賞和購買商品。
去年6月,廣電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的通知中,要求主播不得在直播中對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進行炒作或者蓄意制造輿論“熱點”;不得炒作緋聞、丑聞、劣跡,傳播格調低下的內容。
各直播平臺、電商平臺也都在近年來不斷打擊演戲炒作類直播。去年11月,抖音發布“不良劇情直播”治理的公告稱,從嚴整治不良價值導向的劇本演繹直播,禁止虛假劇情惡意炒作,堅決杜絕炮制賣慘劇情營銷帶貨,嚴懲惡意編造煽動性劇情,嚴厲打擊以情感調解為名義炒作糾紛。2022年1月以來,抖音直播共處罰相關違規賬號99074個,對存在持續違規行為的31491個賬號回收了直播權限,并無限期回收964個賬號的使用權限。
今年2月28日,快手發布的《2022快手電商信任建設報告》顯示,針對通過演繹矛盾、賣慘、暴力劇情炒作吸引人氣賣貨等行為,全年共處罰直播間超4.5萬個。
采寫:南都記者 汪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