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者:丁陽 | 較真主筆
近日,不少短視頻平臺上流傳這樣一則視頻,畫面中兩個小孩高舉右手,聲嘶力竭地喊話,用的是日語,配文是“上海日本小學生宣誓”,下面的字幕則是“上海是我們的,浙江是我們的,很快中國也是我們的”。還有網友認為,視頻中的小孩使用了“納粹禮”。
(資料圖)
用相關關鍵字檢索,可以發現,這個視頻在去年9月26日已經出現在某短視頻平臺上,配文是“這是在中國35所,兩隊代表在校長面前發表‘宣誓詞’。 日本人學校的日常,有特權禁止所有中國人入內,日本小學的運動會。”
“在中國35所”的表述令人費解,可能指的是網傳的“在中國建立的35所日本人學校”的意思。不過這個視頻并未指向誓言有“上海是我們的”之類的內容。
在其他平臺檢索,可以發現9月26日稍早,在微博上有相同的內容,配文是“日本小學的運動會,兩隊代表在校長面前發表‘宣誓詞’。”——按這個說法,這就并非在華的日本人學校,與中國沒有關系。
再進一步檢索,可以發現,一個旅日華人博主,于2022年9月17日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就發了這個視頻,根據其介紹,視頻內容同樣與中國沒有任何關系。
從較為高清的視頻中也可以看到,宣誓者穿著“西小”的校服,結合臺上大人服裝背面的“nishiurawa elementary school”字樣,檢索可知,該小學為日本埼玉市的西浦和小學。網上還可以檢索到該校學生參加當地相撲大會獲獎的照片,穿著的校服與視頻中的校服一致。
至于視頻中小學生的喊話內容,的確是宣誓,不過是運動員宣誓。經詢問日語母語使用者,他們喊的是“跟伙伴們一起努力配合到最后一刻”,“我們小組將會堂堂正正全力奮戰到底”,以及自己的班級和名字。
那“納粹禮”是怎么回事呢?在日本視頻網站搜索“選手宣誓”,可以發現,有許多日本運動員宣誓時都用了類似姿勢,也的確因與“納粹禮”相似引發爭議。不過,這種姿勢實際上起源于1920年的安特衛普奧運會,二戰之前已經在日本流行。戰后曾有人提議用彎曲手臂等方式避免與“納粹禮”混淆,但原先的姿勢在日本已經根深蒂固。
圖注:1920年的安特衛普奧運會,比利時運動員Victor Boin首次進行了運動員宣誓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版權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家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