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熱點追蹤 > 正文

    活著給自己辦“葬禮”的85歲老人:花了兩萬,子女打電話問“開心嗎”_世界聚看點

    2023-03-04 08:36:15    來源:九派新聞    

    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過那樣。上午10時,村里還是很冷清,街道兩旁的商店大多關著,路上看不到幾個村民,偶爾有電動車經過,發出“嗡嗡”的聲響,幾秒后,又恢復原來的平靜。

    安徽趙屯村的冬天還沒過完,氣溫不到10攝氏度,冷風颼颼地吹著。

    金色的陽光灑下來,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長勢喜人。每間隔一段或長或短的距離,田里都有一個凸起的土坡,上面插著各色的紙花,隨風搖曳。


    (資料圖片)

    唯有擺放在家門口的大紅棺材能證明這場熱鬧的活動曾經存在。

    幾天前的一個早上,同樣的時間,85歲的張文明給自己舉辦了一場風光的葬禮,除了火化和埋葬,其他程序都按照當地習俗進行。“我就想親自看看,畢竟死了就看不著了。”他說,自己還從來沒這么高興過。

    【1】一時興起

    身著一整套寶藍色的壽衣,腳穿壽鞋,頭戴壽帽,張文明睜眼躺在特制的木床上,蒙著專門從壽衣店買來的金色被單,床下是剛到貨沒多久的紅色棺材。為了防止從上面掉下來,他在身上和腿上都綁了安全帶,將自己和棺材連接在一起。奏樂聲響起,樂隊在最前方領路,大貨車拉著他緩緩移動。

    根據當地風俗,人去世后要被放在棺材里,從東到西繞街一圈,算是最后一次“趕集”。

    一些村民覺得奇怪,前一天才見過的街坊,怎么突然就死了?疑惑傳到耳朵里,張文明趕忙坐起來,沖下面的人擺擺手,證明自己還活著。

    “活人給自己辦葬禮?”大家更新鮮了,一傳十,十傳百,就連鄰村的村民們都特意跑來看熱鬧,上百個人擠在大貨車后頭,一邊跟著往前走,一邊將手機鏡頭對準這位老漢。

    繞街持續了近兩小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張文明坐在車上往遠處張望,長長的隊伍看不到盡頭。他心里很高興,“太威風了。”

    這是件一時興起的事。

    一個星期前,張文明在網上相中了一口山東的石棺,不僅材質好,造得也漂亮,棺材兩邊各雕刻了一條龍和一只鳳,里面還放著黃絨布,總價卻只要5000塊錢,他心動,買了下來。在當地,棺材是“喜貨”,貨車拉著貨來到村里的前一晚,他想,有貨車有棺材,干脆就趁這個機會給自己辦一次喜喪。

    時間緊迫,他得立刻準備。當天早上7點多,他請好樂隊,趕去壽衣店挑了一套看著最順眼的壽衣,連帶枕頭、腳墊、被子,一共花掉600塊錢。他找了18個村民幫忙抬棺,一些村民出了錢,給他送花圈、在巡街時放炮仗。

    張文明從壽衣店置辦的衣物。圖|九派新聞彭茸雯

    事情辦得倉促,張文明沒來得及通知孩子們。他一共有5個兒子、1個女兒。最大的兒子已60歲,最小的女兒50多歲。三年前,老伴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一年多后,陪在身邊的三兒子也因肺癌離開。

    其他孩子都遠在家鄉之外,大兒子、四兒子和小閨女都在青海格爾木打零工,二兒子在浙江杭州帶孩子,五兒子在廣西玉林生活。孩子們的經濟情況都不好,回家一趟得花一兩千塊錢,張文明也不太愿意讓他們回來。

    巡街結束后,為了回饋幫忙的村民,張文明擺了兩桌酒席,請大家吃飯。為了把客人招呼好,他穿著壽鞋來回奔走,把鞋底磨破了。但老漢顧不上這些,村民們記得,他那天一直笑嘻嘻的,興致很高,“我的愿望完成了,現在沒有遺憾了。”張文明覺得很滿足。

    【2】古怪的老頭

    “誰會花錢做這種事?”村民們活了幾十年,沒見過這種場面。很多人理解不了他的行為,把葬禮當一個笑話,“就是錢多得沒地方花了”,也有人憤怒,“有兒有女,真吃不上飯,政府還可以照顧你,為什么要這樣干?”

    不只是思維,張文明的一切看起來都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不同。第一次見面時,他穿著經典的“三件套”,灰色的高領毛衣搭配黑色的V領背心,外面套了件黑色皮衣,下半身是深灰色的運動褲,踏著剛買沒幾天的運動鞋,右肩挎個皮包,顯得精神又時尚。

    為了擋住滿頭白發,他常常戴一頂黑色的禮帽,眼鏡擦得锃亮,由于每三天剃一次胡子,臉上總是很干凈,不笑的時候,看起來有些嚴肅。他的聲音洪亮,中氣十足,除了遮不掉的老年斑,也只有在走路時,才能從他微躬的背和蹣跚的步伐中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

    早飯過后,張文明清洗鍋。圖|九派新聞彭茸雯

    張文明是個講究的人。

    光金色的手表就有四五塊,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他有三副眼鏡,但還打算最后再買一副品牌貨,聽說要一千多塊錢;20多雙不同款式和類型的鞋子堆在家里的各個角落,書桌下、柜子里,沒穿過的還有五六雙,放在鞋盒中,整整齊齊碼好,堆在墻邊;衣服也撐滿了柜子和晾衣架,這個時節,他穿的大多是襖和皮衣。

    但好形象沒帶來什么作用,張文明不是個討鄰居喜歡的老頭。很多村民談到他,會不自覺地皺起眉頭。

    張文明很少提及和鄰居們的相處,只說自己和他們沒有共同話題。但在一些和他關系親近的人眼里,老頭有著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他有自己的考慮。”一位跟他接觸了很多年的村民說,他不愿意和人深交,隨禮是個原因,“這么多鄰居,誰家沒個事兒?今天這個300,明天那個500,花錢像流水一樣。”

    這位村民坦言,張文明有時候確實愛占點小便宜,也喜歡出風頭,但人不壞。對于能聊到一塊的,他總招呼得特別好。老頭喜歡美食,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或者買到了可口的食物,他都要把親近的人叫來一塊分享。平時哪個關系好的家里有事,他也會去捧個場,買點東西隨禮。幾天沒看到對方了,一見面,總會關心地問:“這幾天怎么沒見著你啊?”再約著一起去鎮上趕集。

    記者離開前,張文明把才從市場上買的柑橘和青棗分了三分之二出來,家里僅剩的六個芒果也一股腦地全倒進記者包里,又塞了兩罐核桃飲料和特意在老年食堂里買的十個雞蛋,“火車上容易餓,你到時候再買這些,就貴了。”

    【3】總比別人快一步

    張文明風光了大半輩子。

    他在北京出生,在趙屯村長大。身邊的人大多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就輟學,他堅持讀到了高中。當時,鳳陽縣里有一所省級的農業專科學校,學有所成后,出來分配的工作都是國家干部。

    張文明在那里學了5年農業知識,眼看著還有3個月就要畢業,他患上了傳染性肝炎,被校方要求休學,回家養病。

    在家鄉,因為識字,他負責幫村里人寫信,兩三天一封。書記看他有文化,讓他到鄰村做會計,生產隊里有菜園,他吃了一段時間,也把身體養好了。其間,他遇到現在的老婆,兩人自由戀愛后結了婚。

    3年后,張文明干膩了,他覺得在村里工作沒前途,決定出去闖一闖。當時,周圍的人都在賣雞蛋、花生、涼粉,做些小攤小販的生意,他想干件大事,轉頭賣起了藥材,在國內輾轉,去得最多的是黑龍江和湖南,各跑了十幾次。

    五六年后,他的生意規模達到幾十萬,每次出門,手上都戴著4塊金表,左右各兩塊。直到現在,他已經不干這行幾十年,每天還是能接到好幾個來自不同地區藥材商的電話。想到當年,他舒服地往后一仰,靠在床邊,滿足地咧嘴:“太威武了。”

    年輕時的張文明在全國各地跑藥材生意。圖|九派新聞彭茸雯

    后來,他轉行擔任縣里一家副食品公司的推銷員,跑得更勤快了,北到黑龍江漠河,南到廣西玉林,五六年時間,他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張文明知道老婆持家的辛苦,掙到錢就往家里寄。但他能陪伴家人的時間不多,每半個月能回家一次,看看老婆孩子,待上幾天后,又要出差。

    一次采購交易,他和經理產生了分歧,供貨的公司算賬時少要了兩萬,張文明和經理商量,一人拿一萬,經理答應了,卻沒把錢給他。他氣得辭了職,臨走時撂下一句話,“我回家開浴池也不跟你干!”

    浴池真的開了起來,而且生意火爆。當時,家家戶戶沒有洗澡的地方,方圓幾里的村民都依賴這個浴池,最遠的從十八里地外趕來。浴池的票賣得便宜,每張1塊錢,如果辦月票,還能享半價優惠。

    每天都有幾百個人到他的浴池里洗澡,不到一年,他就把蓋浴池用的裝修費、材料費全掙了回來,還裝上了村里第一臺電視,天黑以后,洗澡的人少了,大家就圍著一起看。

    其他人看生意好做,也都跟著開,浴池增加到五個。開業第四年,生意變淡了,張文明又開始專心務農,種小麥、玉米和蠶豆。高中學的農業知識在這時派上了用場,他比別人更知道怎么挑選合格的肥料,也能在打藥時配好合適的比例,所以產量一直很高。

    那是一個鄉還出不了一個萬元戶的時代,張文明已經有了3萬的積蓄,“相當于現在的30萬”。每個兒子結婚時,他都出錢為他們建了一幢瓦房,前后連成一條線,在一片茅草房中顯得尤其突兀。

    【4】喜歡看天氣預報和新聞

    這幾幢房子現在依然顯眼。鄰居們日漸富裕,原來的草屋被推翻,蓋起了幾層高的樓房,裝修也煥然一新,張文明的瓦房卻在日復一日的使用和修繕中,變得比原來更破舊了。

    錢都被花在了治病上。十幾年前,張文明的老婆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后來由于并發癥導致偏癱,光醫藥費就花掉了四五十萬。一年多前,三兒子被診斷為肺癌中后期,他帶兒子到合肥看病,前前后后投入的錢也超過了五十萬。

    家里的經濟情況支撐不住,張文明申請了低保,種地一年能補幾千塊。還得顧自己的身體,糖尿病、“三高”、腦梗、心臟病,他每次去醫院拿藥,一拎就是幾袋子,去掉報銷,每月還要再往里墊100多塊錢。

    這次葬禮花了2萬,用的是政府征收家里田地的錢,他交了一畝多地,拿了將近4萬塊。還剩下2萬,他決定留給孫子考駕照。

    張文明現在住在三兒子的瓦房里。聊起老三,他一向洪亮的聲音突然低沉下來,話還沒說幾句,眼眶已經紅了。老三是他最疼愛的孩子,他曾像其他兄弟一樣外出打工,但因為想念父母,一年后辭職回了家。他沒結過婚,和爸媽生活了一輩子,在世的時候,不僅幫家里種田,操持家務、做飯也不需要爸爸操心,張文明輕松不少。

    三兒子離開后,將近大半年時間,張文明都沉浸在痛苦中。那是一段極其黑暗的日子,他不敢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屋子,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到鎮上,目的地是熱鬧的菜市場,看著鬧哄哄的人群,他心里才能好受些。直到晌午,他慢吞吞地回來,打開門,一片死寂,他不安得發慌。他想起以前,兒子還在的時候,他的喊聲總是會從遠處傳來:“爸!回來啦?”

    那時養成的習慣,張文明一直保持到了現在。每天早上,他騎著電瓶車往外跑,逛逛超市、商店、廣場,看到中意的東西就買下來。下午,他到地里鋤地,鍛煉身體。不久前,他買了個擴音器,可以在鋤地時聽戲。晚飯后,他躺在躺椅上,一邊嗑著瓜子、花生,一邊看電視。他喜歡看天氣預報和新聞,最近在了解俄烏戰爭。等到晚上8點,就上床睡覺。

    張文明不愿細說和家人的點滴,但思念的痕跡無處不在。他的床頭擺著一張自己幾年前的彩色相框照,把相框拿起來,露出了三兒子的照片,再往后掀,還有一張老伴的。多年來,兩夫妻一直睡在這張大床上,他每天伺候她、給她喂飯。老伴離世后,他搬到了大床斜對面的單人床,她的被子和枕頭被整齊地疊好,放在床尾。

    單人床旁邊的書桌上有一個被書和資料遮住了的鐵盒子,里面曾經裝著給兒子治病用的名貴藥材,現在,這里放的都是張文明珍愛的玉珠、玉項鏈,以及一對老伴的銀手鐲。鐵盒子和一本相冊挨在一起,里面是家里人幾十年來拍的照片,已經集了大半本。

    葬禮當晚,孩子們通過網傳的視頻得知了消息,一個接一個地給他打電話,“你開心嗎?”孩子問。“我開心啊。”“那我也挺開心的。”兒女們支持他,也讓他注意不要著涼。在亳州生活的孫子看到爺爺在報道中說自己寂寞,很擔心,要把他接過去住。但他拒絕了,孫子在打零工,也還沒結婚,自己的生活都應付不來,他不能過去添麻煩。

    還有一個原因或許藏在地里,那里埋著老伴和兒子的骨灰。按照當地習俗,遺體火化后,要把骨灰埋在自家地里,修一座墳。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長勢喜人,張文明老伴和兒子的墳上插滿了各色的紙花。他到地里搗鼓麥子時,要是累了,就坐在土坡旁邊,靜靜地休息一會兒。

    張文明的老伴和三兒子的墳墓圖|彭茸雯

    兩個土坡中間有一塊空地,“這就是我以后要埋的地方。”張文明都計劃好了,他死后,葬禮就按幾天前的形式辦,墳后方要栽幾棵松樹或者柏樹,等它們長大了,如蓋的樹蔭能遮住墳,象征“常青”。

    張文明還打算給自己修一塊墓碑,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還有家族里其他人的姓名,如果非要寫一句話總結自己的一生,那大概是“勤勞、勤懇、勤儉持家”。

    九派新聞記者彭茸雯 安徽亳州報道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詞:

    上一篇:日本突然聲稱多出7000余小島,專家:今后與鄰國紛爭可能更多!|當前熱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伦乱亚洲h视频|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男人天堂2022|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XX00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