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說,解放軍的行動就是在“南北包夾”臺灣。
根據臺軍發布的“解放軍臺海周邊海、空域動態統計”,1月31日6時至2月1日6時,解放軍出動軍機34架次、軍艦9艘次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越過“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20架次,僅次于1月8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灣周邊??沼蚪M織諸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實戰化演練的28架次“越線”紀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具體而言,解放軍2架蘇-30戰斗機在“海峽中線”北端延伸線活動,殲-11戰斗機2架次、殲-10戰斗機4架次、殲-16戰斗機6架次分5處越過“中線”;2架次運-8電偵機在東沙附近活動;在“西南防空識別區”活動的還有BZK-005、BZK-007無人機及運-8干擾機、反潛機各1架次。
臺灣TVBS網站稱,在1日“越線”的解放軍軍機中,其中一架對應在花東地區,“那里剛好有臺灣花蓮空軍基地”;兩架對應臺灣北部,一架靠近臺灣中部的新竹空軍基地,六架對應臺灣南部的屏東九鵬基地,兩架對應臺灣西南的巴士海峽,“包夾意味相當濃厚”。
BZK-005無人機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專任副研究員兼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云表示,解放軍歷來的行動都與國際情勢有關。就戰術而言,解放軍這次出動的機型很多,編隊配置帶著實際作戰演練意圖,“北邊有蘇-30戰機,西南有電子作戰機和無人機,意在顯示對臺灣南北都有空中打擊能力,既展示肌肉,也讓各種軍機更熟悉未來作戰的地理情況?!?/p>
臺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則表示,解放軍出動了殲-16等戰斗機、長航程的無人機和干擾機、電子偵察機,可能在進行海空無人機的聯合電子作戰訓練?!敖夥跑娷姍C未來在臺海中線,尤其在中線最窄的臺北到新竹之間出現的頻率更高?!?/p>
臺媒還猜測,解放軍的行動或許也與臺灣“中科院”打算在2月6日到7日進行今年首次導彈射擊有關。據稱,臺軍導彈將沿著從九鵬基地發射,穿越蘭嶼、綠島,再北轉往宜蘭外海的“倒L”形的軌跡飛行。“去年‘中科院’因為大陸機艦等外在因素干擾,6次取消導彈射擊,今年再度出擊格外引發關注?!?/p>
解放軍的演練行動還沒有完。臺軍2日發布的消息稱,從2月1日到2日,解放軍又有23架次軍機、4艘軍艦在臺海周邊活動,其中“17架次越過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臺西南空域”,包括蘇-30戰斗機3架次、殲-16戰斗機8架次、運-8反潛機1架次、運-8電偵機1架次、空警-500預警機1架次、殲-11戰斗機2架次、BZK-005無人機1架次。
臺灣“風傳媒”網站認為,從臺軍發布的“解放軍軍機航跡示意圖”看,蘇-30與殲-16戰斗機對臺軍形成“南北夾擊”。而運-8反潛機、部分殲-16戰斗機、運-8電偵機飛入臺“西南防空識別區”,其中運-8反潛機和運-8電偵機均在飛行相當距離后,才循相似航跡飛返,“應有針對特定海、空域實施戰場經營意圖”。臺媒還注意到,BZK-005無人機是直接從臺灣南面的巴士海峽飛入臺“防空識別區”,和過去解放軍軍機主要集中在“海峽中線”或“西南空域”活動相比,“擾臺”來向持續擴大,航跡更復雜,同時也凸顯解放軍大型無人機的飛行距離更遠。
島內媒體總結稱,解放軍在今年1月“擾臺”23天,使用14種機型、126架次,出動最多的機型為殲-16(41架次);同時出動各種無人機16架次,“每次都與偵察機搭配運作,解放軍可能正在研擬載人機與無人機搭配使用相關操作準則、模式”。
不管解放軍是否真的在準備“南北包夾”,但島內分析人士早就提出警告,臺灣當局越是在“臺獨”問題上鬧得歡,“解放軍留給臺灣的空間就越小”?!芭迓逦鞲Z臺已經讓臺灣海峽中線不復存在,那么下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