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料圖片)
昨晚就看到有人在群里傳一張圖:
以工代賑,感覺是上個世紀的詞,印象中九十年代大面積搞過,教科書中則是羅斯福新政了,對應的大事件是九十年代下崗潮和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
這么嚴重嗎?
恐怕也沒有,我查了一下,其實以工代賑在國內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家都不怎么關注罷了。
看下具體信息:
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來了》,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含義: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扶持政策。
目的:鼓勵引導群眾通過誠實勞動實現增收致富、提高素質技能,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資金:使用國家以工代賑專項資金組織實施的專門計劃,包括以工代賑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以工代賑任務計劃,主要是財政資金。
對象:主要投向欠發達地區,并向原深度貧困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革命老區、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任務較重地區以及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地區傾斜,主要是農村和貧困縣。
工程:以工代賑的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領域,包括政府投資的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災后恢復重建等。
辦法: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
下面來分析一下。
-2 -
為什么這時候要搞以工代賑?
看了網上的討論,主要還是以就業形勢嚴峻為主,其實沒那么簡單。
說三點:
刺激經濟、拉動就業、修復居民負債表。
1、刺激經濟
目前經濟的癥結大家都知道,三句話:
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
傳統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目前全球都在衰退中,加上制造和供應鏈轉移,去年10月的出口已經下滑了8.7%,各省市都包機去國外搶單,今年恐怕不樂觀。
剩下的就是投資和消費,先說最近最火的消費,從去年經濟工作會議就說要擴大內需,春節期間消費復蘇的消息也是鋪天蓋地,但是我們還要有清醒的認識:
場景消費復蘇了8-9成,最大的消費房地產可還沒有明顯復蘇。
所以,消費這塊今年還是指望不上,能錦上添花就不錯了。
所以,能指望的就是投資了,投資最快的就是基建。
國家刺激經濟的兩個辦法:
貨幣搞放水+財政搞基建。
以工代賑就是用財政的錢搞基建,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災后恢復重建都是基建范疇。
2、拉動就業
去年就業問題就比較大,但是大家關注的基本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其實工人這塊也一樣。
全球衰退,出口下降,加上產業鏈轉移,很多工廠開不了工,工人沒有工作只能回鄉,這一幕在2008年的時候出現過,沿海工廠工人返鄉,港口停泊著空倉的遠洋巨輪。
沒有這么多崗位怎么辦?
國家來提供,總不能安排到體制內和國企吧,凱恩斯給出了辦法:
讓政府出錢請工人開工。
有人一直吐槽以工代賑的一段話:
能用人工盡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盡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
凱恩斯比這個還猛,他提出過一個挖坑理論:
為了創造就業,可以雇200人挖坑,再雇200人把坑填上,這樣400個就業崗位就出現了。
估計吐槽的人會直接崩潰吧,這是不得已的事,這個時候就不要說什么效率了。
3、修復居民負債表
之前大家說的發錢,也就是賑濟,現在國家推出了以工代賑,用來取代直接救濟。
這可以很好解決發錢的難題:
一不用印鈔,用的是存量的財政的錢,不會擔心引發通脹,其實量不大,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二可以精準扶貧,有錢人不會為了一天200塊去工地出苦力吧,但是失業的人或者負債多的人,就沒得選了,哪里能賺錢就去賺。
很像我們之前說的:和珅賑災摻沙子。
基本上:
以工代賑可以實現一石三鳥的效果。
- 3 -
結語
看網上的討論,大家除了吐槽還有人緊張,幾個方面:
1、經濟和就業形勢:
其實沒那么嚴峻,因為對象是農村和貧困縣,屬于是扶貧兜底的性質,往年都有的,只不過今年各種環境和情緒共振,大家比較關注罷了。
2、效率不高,質量很低:
這是兜底和扶貧,不用機械用人工,就是為了救助,高效率和高質量發展,別的地方做就可以了,事實上高質量發展今年各省市都在喊。
總之,不用大驚小怪。